潰瘍性結腸炎辨證分型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10-31
潰瘍性結腸炎臨床上分型頗多,但多數臨床資料集中于下列三型:
1.濕熱內蘊 便中夾膿帶血,里急后重,身熱,胃痞納呆,肛門灼熱,大便穢臭,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滑數。
2.氣滯血瘀 面色晦黯,脅腹脹滿,粘液膿血便,瀉下不爽,腹痛拒按,噯氣食少。舌紫或瘀斑、瘀點,脈弦澀。
3.脾氣虛弱 面色少華,腹痛喜按,腸鳴矢氣,大便時溏時瀉,夾膿帶血,月經不調。舌尖赤,苔薄白而膩,脈緩而虛。
在各地報道中,尚有以下幾種分型:肺熱迫腸,多為急性暴發性患者;陰血虧虛及脾腎陽虛,可見于本病后期。但有關資料不多,就已有中醫臨床文獻而言,以上述三型最為常見。另外,鑒于本病輕重不一,且有發作及緩解之分,近年來,在中醫治療時,又按病情程度分為重型(腹瀉次數每日在5次以上,便血量多,病變涉及廣泛等)、輕型(每日腹瀉2~3次,腹痛輕,便血量少,病變局限于乙狀結腸以下)及中型(介于重、輕型之間);或按發作情況分為發作期和緩解期等。如發作期采取通臟解毒,緩解期健脾助運,均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