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咨詢工程師考試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考點32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11-08
★★★七、費用與效益的估算——影子價格
1、 影子價格的概念:進行項目國民經濟評價專用的價格。進行項目的經濟評價時,項目的主要投入物和產出物,原則上應采用影子價格。影子價格從“有無對比“的角度研究確定。
項目使用了投入物,造成兩種影響:對國民經濟造成資源消耗或擠占其他用戶。
項目生產的產品及提供的服務,也造成兩種影響:用戶使用得到效益或擠占其他供應者的市場份額。
2、 影子價格的確定
(1)市場定價的貨物的貨物影子價格
A、外貿貨物影子價格
直接進口投入物的影子價格(到廠價)=到岸價(CIF)×影子匯率+貿易費用+國內運雜費
直接出口產出物的影子價格(出廠價)=離岸價(FOB)×影子匯率-貿易費用-國內運雜費
貿易費用是物資系統、外貿公司和各級商業批發零售等部門經銷物資貨物的用影子價格計算的流通費用。但不包括長途運輸費用。
B、市場定價的非外貿貨物影子價格 投入物影子價格(到廠價)=市場價格+國內運雜費
產入物影子價格(出廠價)=市場價格-國內運雜費
(2)政府調控價格的貨物影子價格:三種測定方法。電價、鐵路運價、水價
政府調控價格:政府定價、指導價、最低限價、最高限價
A、成本分解法:確定非外貿貨物影子價格的一個重要方法。對某種貨物的成本進行分解并用影子價格進行調整換算。分解成本使指某種貨物的制造生產所需耗費的全部社會資源的價值,包括各種物料投入以及人工、土地投入,資本投入所應分攤的機會成本費用
B、消費者支付意愿:消費者為獲得末種商品或服務所愿意付出的價格
C、機會成本:用語項目的某種資源若不用于本項目而用于其他替代機會,在所有其他替代機會中所能獲得的最大效益
電價 A、作為投入物,按成本分解法測定。一般按當地電力供應完全成本口徑的分解成本定價。電力過剩,可按電力生產的邊際成本定價。
B、作為產出物,按電力對于當地經濟的邊際貢獻測定。
鐵路運價 A、作為投入物,一般按完全成本分解定價。運輸能力過剩,按邊際成本定價;運輸緊張,按被擠占擁護的支付意愿定價。
B、作為產出物,按替代運輸量成本的節約、誘發運輸量的支付意愿等測算。
水價 A、作為投入物,按后備水源的成本分解定價,或按恢復水功能的成本定價。
B、作為產出物,按消費者支付意愿或者按消費者承受能力加政府補貼測定。
(3)特殊投入物影子價格:勞動力、土地、自然資源。影子價格需要采用特定的方法。
A、勞動力的影子價格——影子工資
影子工資是指項目使用勞動力,社會為此付出的代價,包括勞動力的機會成本和勞動力轉移而引起的新增資源消耗。勞動力的機會成本是指項目所用的勞動力如果不用于所評價的項目而在其他生產經營活動中所能創造的最大效益。與勞動力的技術熟練程度和供求狀況有關。技術熟練程度要求高的,稀缺的勞動力機會成本高。勞動力的機會成本時影子工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勞動力由原來的崗位轉移導項目中來,要發生一些搬遷費,也會引起新增的城市交通、城市基礎設施配套等相關投資和費用的增加,這些也構成影子工資的一部分。
B、土地費用
城鎮的土地:市區內的土地、城市郊區的土地可以采取市場價格測定影子價格
農村的土地 土地的影子費用=土地機會成本+新增資源消耗
土地機會成本按照項目占用土地而使國家為此損失的該土地最好可行代替用途的凈效益計算
新增資源耗費主要包括拆遷非和人口安置費用
實際征地費可以:屬于機會成本性質的費用如土地補償費、青苗補償按照機會成本計算方法調整計算
劃分為三部分 屬于新增資源消耗費用,如拆遷費剩余勞動力安置費、養老保險費等,按影子價格調整
屬于轉移支付的,如糧食開發基金、耕地占用稅等,應予剔除。
C、自然資源費用 A、礦產等不可再生資源的影子價格應當按資源的機會成本計算
B、水和森林等可再生資源影子價格按資源再生費用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