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咨詢工程師考試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考點34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11-08
一、社會評價的特點:(相對于財務評價和國民經濟評價)
1、宏觀性和長期性 宏觀性包括經濟增長目標、國家安全目標、人口控制目標、減少失業和貧困目標、環境保護目標;長期性一般只要考察投資項目不超過20年的經濟效果,而社會評價考察的時間跨度是幾代人、上百年。
2、目標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多層次從國家、地方、社區三個不同層次進行分析,作到宏觀分析與微觀分析相結合。社會評價的目標分析其次是多樣性的,分析多個社會發展目標,多種社會政策,多種社會效益和多樣的人文因素和環境因素。通常用多目標綜合評價法。
3、評價指標和評價標準的差異性 社會多元化和社會效益本身的多樣性使得難以統一的量綱、指標和標準來計算和比較社會效益。社會評價中通用評價指標少,專用指標多;定量指標少,定性指標多。
★二、社會評價的范圍和層次
1、范圍:并不是任何環境下的任何項目都需要進行社會評價。社會評價有助于將項目建設方案和實施與區域性社會發展相結合,有利于社會穩定。
(1)使用于社會素因較為復雜;(2)社會影響較為久遠;(3)社會效益較為顯著;(4)社會風險較大的投資項目。包括:(1)需要大量移民搬遷或者站用農田較多的項目,如交通和水利項目、以及采礦和油田項目;
(2)具有明確社會發展目標的項目,如減輕貧困項目、區域發展項目和社會服務項目,如文化、教育和公共衛生項目。
2、三個層次: ①項目識別(初級社會評估):考察確定項目利益主體,篩選主要社會因素和風險,確定負面影響。
②項目準備(詳細社會分析):描述影響發展項目諸方面的社會形式和過程。
③項目實施(建立監控和評估機制):在項目實施階段,測量投入與產出,以此作為衡量項目成功進展的尺度,并隨時間的發展衡量項目的社會影響。
★三、社會評價的作用
1、有利于國民經濟發展目標與社會發展目標協調一致,防止單純追求項目的經濟效益;
2、有利于項目與所在地區利益協調一致,減少社會矛盾和糾紛,防止可能產生的不利的社會影響和后果,促進社會穩定;
3、有利于避免或減少項目建設和運營的社會風險,提高投資效益。
★ ★★四、社會評價的框架和內容
對居民收入的影響
對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對居民就業的影響
1、社會影響評價:對不同利益群體的影響; (包括正面影響與負面影響)
對脆弱群體的影響; 項目社會影響分析表:包括社會因素、影響
對地區文化、教育、衛生的影響; 的范圍程度、可能出現的后果,措施建議
對設施、服務容量、城市化進展的影響;
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宗教的影響。
不同利益群體的態度
2、互適性分析:; 當地各類組織的態度; (包括適應性與不適應性)
當地技術文化條件。 社會對項目的適應性和可接受程度分析表:包括社會因素、適宜程度、可能出現的問題、措施建議
移民安置問題
3、社會風險分析: 民族矛盾;
群眾支持問題; (包括風險因素與風險對策)
受損補償問題。 社會風險分析表:包括風險因素、持續時間、可能導致的后果、措施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