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單員的崗位職責
來源:考試大發布時間:2013-01-09
六、物料采購及物料進倉跟蹤
我們要掌握:物料采購跟單的基本要求
物料采購跟單的原因
物料采購跟單的流程
物料采購跟單的方法策略
物料采購跟單是指跟單員按采購訂單所載明的物料,品名,規格,數量及交期更進行跟蹤。目的:滿足企業生產活動對物料的需求,在必要的時候,獲得必要的物料,避免停工待料。
1、采購跟單的基本要求:
適當的交貨時間,適當的交貨質量,適當的交貨地點,適當的交貨數量及適當的交貨價格。(適時,適質,適地,適量,適價)
2、物料采購跟單的原因:
以下原因造成我們要對物料進行跟催:
(1)供應商方面的原因:由于供應商方面的原因造成交貨不及時,而使我們必須跟單的原因有:超過產能的訂單和超過技術水準的訂單單。制程管理不良,質量管理不充分而造成不良品的增多。
(2)企業方面的原因:供應商的選定有誤,對他的產能和技術調查不足。所要求的品質沒說清楚。價格的決定很勉強。進度的掌握和督促不力。下訂單到過遠的地方。
(3)溝通方面的原因:信息交換不及時。
3、物料采購跟單流程:
(1)制作訂購單:
跟單員接到核算員的工程物料需求單,轉給采購。制訂購單時注意:審查請工程物料需求單。確認物料需求量,將要采購的物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價格。交期等要求表達清楚。采購單經審核無誤后由采購部發給供應商。
(2)訂單跟蹤
物料需求單,轉采購部后,待發貨前24小時跟進。將工廠發運由采購出單確認。
(3)物料檢驗
確定檢驗日期,通知檢驗人員,進行物料檢驗,處理檢驗問題
(4)物料進倉
協調送貨,協調接受,通知送貨,物料入庫,處理接受問題
4、物料采購跟單的方法策略:
催單的目的是使供應商在必要的時候送達所采購的物料,使企業的經營成本降低。
七、催單的方法:
按訂單跟催。按訂單預定的進料日期提前一定時間進行跟催。
聯單法:將訂購單按日期順序排列好,提前一定時間進行跟催。
統計法:將訂購單統計成報表,提前一定時間進行跟催。
八、生產跟蹤:(生產過程跟單)
要掌握生產過程跟單的基本要求
生產過程跟單的流程:
生產過程跟單主要是了解企業的生產進度能否滿足定單的交貨期,產品是否按訂單生產,因此跟單員要深入企業的生產車間查驗產品的質量與生產進度,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因為生產過程跟單的基本要求是使企業能按訂單即時交貨及按訂單約定的質量交貨。所以我們要深入到生產線,查看進度,查看質量。
1、生產過程跟單的基本要求:
(1)按時交貨:要使生產進度與訂單交貨期相吻合,做到不提前也不推遲。按時交貨跟單的要點:
(2)按質交貨:生產出來的產品符合訂單的質量要求。
2、生產過程跟單的流程:
(1)下達生產通知書。
跟單員接到生產通知單后,應將其記錄在生產通知單登記表上。通知單要明確客戶所訂產品的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包裝要求,交貨期等。
(2)分析生產能力
生產通知單下達后,要分析企業的生產能力。能否按期,按質地交貨。如不能應采取什么措施?
(3)制定生產計劃:
生產計劃的制定及實施關系著生產管理及交貨的成敗。跟單員要根據實際生產能力分析制定計劃表。
(4)跟蹤生產進度
4.1生產進度控制流程:
4.2生產進度控制作業程序
4.3生產進度控制重點:
4.4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發生差異,要找原因。通常有下列原因:
4.4.1原計劃錯誤
4.4.2機器設備有故障
4.4.3材料沒跟上。
4.4.4不良率和報廢率過高
4.4.5臨時工作或特急訂單的影響。
4.4.6前制程延誤的累積
4.4.7員工工作情緒低落,缺勤或流動率高
4.5跟蹤生產進度的表單:
生產日報表,生產進度差異分析表,生產進度控制表,生產異常處理表,生產線進度跟蹤表。
3、材料的收發和產品的收發。
(1)材料的收發流程:
收:供應商—進料數量驗收—進料品質驗收—是否合格(不合格退給供應商)—入庫入帳—表單的保存與分發
發:生產命令或領/補料單—發放物料—物料交接—帳目記錄(表單的保存與分發)
(2)成品的收發流程:
收:成品生產—檢驗—是否合格(退回生產線)—入庫入帳《成品入庫單》成品入庫單即是成品庫存管理之入庫憑據。成品一旦入庫成品倉權責人員既有責任對其未來去向要有交代,
發:出貨指令—出貨檢驗—是否合格(返工)—產品出貨—記帳—表單
(3)成品出倉:倉管員接到《提貨單》后,開出《成品出倉單》,經主管簽字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