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養生御膳

來源:中華中醫網發布時間:2013-05-07

乾隆皇帝是清王朝定都北京后的第四代皇帝,當了60年皇帝和3年太上皇,他享年89歲,是中國歷代帝王中壽命最長的一個。究其高齡之由,與其重視養生、講究食療有關。清朝建國初期,滿族遺風尚存,仍保留原來的伙食習慣。到乾隆時代,由于受到漢文化的影響,清宮御膳的配制和烹調技術逐步考究。隨著乾隆皇帝的多次巡游大江南北,品嘗、尋求天下美食,使御膳的品種和制作方法有了進一步提高。《清稗類鈔》記載,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游了常州天寧寺和和蘇州寒山寺,并與僧侶共進齋素。他久食珍饈百味,偶吃新鮮素膳感到別有滋味,十分高興地說:“蔬食殊可口,勝鹿脯、熊掌萬萬矣”。《哨鹿節次照常膳底》亦記載,乾隆皇帝在避暑山莊時,即席點了兩道菜,一是茄泥,一是拌豆腐,以之清口開胃,頤養精神。

乾隆時代的清宮御膳,基本上是由以下三種不同菜系組成,即滿族風味,明宮風味,江南風味。三者相互滲透,相互影響,開創了新的清宮御膳。從《照常膳底》中可以看出,乾隆御膳有兩個特點:一是注重食療和食補,以求抗老防衰,延年益壽;其次是嚴格按照御膳食單配制,不許改動,不得串味。在每天的御膳中,必須搭配一二種具有強身健體作用的藥膳。如有壯腎陽、益精血作用的烘鹿肉,滋陰養胃、補肺益腎、健脾止瀉的山藥鴨羹,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口蘑蘿卜青菜湯,健脾消食、止咳平喘的蘿卜豆腐湯等。到了春夏季節,還選用時鮮蔬菜和野菜佳果等入饌,常用有韭菜炒肉、小蝦米炒菠菜、炒茄子、拌黃瓜、菠菜燉豆腐、松子炒白菜、苗陳泡酒、榆錢蒸餑餑等。據說,乾隆皇帝很喜歡吃豆腐,且每日必備,倘若膳桌上沒有豆腐做的菜,必親自點要,有時候還親自制豆腐菜單,讓御膳房照方配制。

乾隆四十四年6月,年近古稀的乾隆皇帝,身體有些虛弱,常患腹瀉,他考慮是脾、腎兩虛所致,命太監胡世杰傳旨御膳房制作具有健脾扶陽作用的八珍糕,并詳細說了原料、劑量和制作方法。自此,每日膳畢送茶時,隨進八珍糕四五塊,從不間斷。由此可見,乾隆皇帝稱得上是一位深諳養生之道,善于食療的美食家。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本亚洲欧洲无免费码在线 | 在线看国产精品黄v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日本免费在线观看a |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