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葉

來源: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3-05-25

   蓖麻葉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葉。祛風(fēng)除濕,拔毒消腫。主腳氣,風(fēng)濕痹痛,癰瘡腫毒,疥癬瘙癢,子宮下垂,脫肛,詠嗽痰喘。

  蓖麻葉——《辭典》

  「出處」《唐本草》

  「拼音名」 Bì Má Yè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葉。

  「性狀」干燥葉片大多破碎皺縮,完整者呈掌狀深裂,徑20~40厘米,裂片卵狀披針形至矩圓形,邊有不規(guī)則鋸齒,上面綠褐色或紅褐色,下面淡綠色,主脈掌狀,側(cè)脈羽狀,兩面凸起;紙質(zhì);葉柄盾狀著生,暗紅色。氣微,味苦淡。以干燥無枝梗者佳。

  「化學(xué)成份」

  葉含山柰酚-3-蕓香糖甙、異槲皮甙、蕓香甙、山柰酚、槲皮素、黃耆甙、瑞諾甙。尚含蓖麻堿、維生素C_275mg%。

  葉油的脂肪酸組成為共軛二烯脂肪酸12.4%,其中亞油酸7.25%,β-桐酸8.0%,亞麻酸12.25%,油酸44.10%及飽和脂肪酸13%。

  「藥理作用」葉的水浸濃對正常及抑制狀態(tài)的離體心臟,均能使心收縮力增加。葉、莖煎劑使犬血壓下降、大鼠后肢血管擴張;對大鼠子宮、蟾蜍腹直肌有輕度興奮作用。葉及其浸膏尚能殺滅蠅蛆及蚊類幼蟲。

  「毒性」《綱目》:"有毒。"

  「功能主治」

  治腳氣,防囊腫痛,咳嗽痰喘,鵝掌風(fēng),瘡癤。"

  ①《唐本草》:"主腳氣風(fēng)腫不仁,搗蒸敷之。""油除葉炙熱熨囟上,止衄尤驗也。"

  ②《綱目》:"治痰喘咳嗽。"

  ③《陸川本草》:"治惡瘡。"

  ④《廣東中藥》Ⅱ:"煎水外洗,治盜汗。"

  「用法用量」內(nèi)服:入丸、散。外用:煎洗、熱熨或搗敷。

  「附方」

  ①治腳氣初發(fā),從足起至膝烴骨腫痛,及頑痹不仁:蓖麻葉蒸熟裹之。(《嶺南采藥錄》)

  ②治腎囊腫大疝氣痛:蓖麻葉和鹽搗爛,敷腳底涌泉穴。(《嶺南采藥錄》)

  ③治咳嗽痰涎:蓖麻子葉三錢,飛過白礬二錢。用豬肉四兩,薄批,碁盤利開摻藥,荷葉裹,文武火煨熟,細嚼,白湯送下,后用干食壓之。(《儒門事親》九仙散)

  ④治年深日遠,咳嗽涎喘,夜臥不安:經(jīng)霜桑葉、經(jīng)霜蓖麻葉、御米殼(去蒂,蜜炒)各一兩。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食后,白湯化下,日進一服。(《普濟方》無憂丸)

  ⑤治鵝掌風(fēng):鮮蓖麻葉,揉軟貼患處,干則再易。(《中醫(yī)藥實驗研宄》)

  ⑥治癰癤已潰:干蓖麻葉熱水浸軟貼患處,如有鮮葉更好。(《中醫(yī)藥實驗研究》)

  「摘錄」《辭典》

  蓖麻葉——《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唐本草》

  「拼音名」 Bì Má Yè

  「英文名」 Castor Leaf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icinus commusnis 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摘,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蓖麻 高大一年生草本,在熱帶或南方地區(qū)常成多年生灌木或小喬木。幼嫩部分被白粉,綠色或稍呈紫色,無毛。單葉互生,具長柄;葉片盾狀圓形,直徑15-60cm,有時大至90cm,掌狀分裂至葉片的一半以下,裂片5-11,卵狀披針形至長圓形,先端漸尖,邊緣有鋸齒,主脈掌狀。圓錐花序與葉對生及頂生,長10-30cm或更長,下部生雄花,上部生雌花;花瓣性同株,無花瓣;雄花萼3-5裂;雄蕊多數(shù),花絲多分枝;雌花萼3-5理解;子房3室,每室1胚珠;花柱3,深紅色,2裂。蒴果球形,長1-2cm,有軟刺,成熟時開裂,種子長圓形,光滑有斑紋。花期5-8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性狀」

  性狀鑒別 葉片皺縮破碎,完整的葉展平后呈盾狀圓形,掌狀分裂,深達葉片的一半以上,裂片一般7-9,先端長尖,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鋸齒,齒端具腺體,下面被為白粉。

  氣微,味甘、辛。

  「化學(xué)成份

  蓖麻葉含蕓香甙(rutin),槲皮素(quercetin),金絲桃甙(hyperoside),異槲皮甙(isoquercetrin),槲皮素-3-葡萄糖甙(quercetin-3-glucoside),山柰酚(kaempferol),山柰酚-3-蕓香糖甙(kaempferol-3-rutinoside),紫云英甙(astragalin),瑞諾甙(reynoutrin),(-)-表兒茶精[(-)-epicatechin],2,5-二羥基苯甲酸(2,5-dihydroxybenzoic acid),綠原酸(chlorgenic acid),新綠原酸(neochlorogenic acid),沒食子酸(gallic acid),蓖麻堿(ricinine),N-去甲基蓖麻毒蛋白(N-demethylricine),蓖麻毒蛋白(ricine),維生素(vitamin)C,天各酰胺(asparagine),丙氨酸(alanine),蛋氨酸(methionine),脯氨酸(proline),纈氨酸(valine)等。

  葉油的脂肪酸組成為共軛二烯脂肪酸,主要有油酸(oleicacid),亞麻酸(linolenic acid),β-桐酸(β-elaeostearic 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還含飽和脂肪酸等。

  「藥理作用」 1.對心血管作用:葉的水浸液對正常及抑制狀態(tài)的離體心臟,均能使心收縮力增加。葉、莖煎劑使犬血壓下降、大鼠后肢血管擴張;2.其他作用:對大鼠子宮、贍蜍腹直肌有輕度興奮作用。葉及其浸膏尚能殺滅蠅蛆及蚊類幼蟲。

  「性味」味苦;辛;性平;小毒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拔毒消腫。主腳氣;風(fēng)濕痹痛;癰瘡腫毒;疥癬瘙癢;子宮下垂;脫肛;詠嗽痰喘

糾錯

育路版權(quán)與免責(zé)聲明

① 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quán)均屬本網(wǎng)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他方式復(fù)制發(fā)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zé)任;

② 本網(wǎng)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luò),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wǎng)發(fā)布的內(nèi)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quán)益,應(yīng)該及時向育路網(wǎng)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quán)屬證明及詳細侵權(quán)情況證明,育路網(wǎng)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quán)內(nèi)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韩亚洲国产欧美在线 |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主区 | 亚洲欧美日本A∨天堂 | 久久国产精选AV免费 |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 | 天堂va欧美ⅴa亚洲va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