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葉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25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或熱熨。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
「附方」 ①治腳氣初發,從足起至膝腔骨腫痛,及頑痹不仁: 蓖麻葉蒸熟裹之。(《嶺南采藥錄》)②治腎囊腫大疝氣痛: 蓖麻葉和鹽搗爛,敷腳底涌泉穴。(《嶺南采藥錄》)③治咳嗽痰涎: 蓖麻子葉三錢, 飛過白礬二錢。用豬肉四兩,薄批,JI盤利開摻藥,荷葉裹,文武火煨熟,細嚼,白湯送下,后用干食壓之。 (《儒門事親》九仙散)④治年深日遠,咳嗽涎喘,夜臥不安:經霜桑葉、經霜蓖麻葉、御米殼(去蒂,蜜炒)各一兩。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食后,白湯化下,日進一服。 (《普濟方》無憂丸)⑤治鵝掌風: 鮮蓖麻葉,揉軟貼患處,干則再易。(《中醫藥實驗研究》)⑥治癰癤已潰: 干蓖麻葉熱水浸軟貼患處,如有鮮葉更好。 (《中醫藥實驗研究》)
「各家論述」
1.《唐本草》:主腳氣風腫不仁,搗蒸敷之。油涂葉炙熱熨囪上,止衄尤驗也。
2.《綱目》:治痰喘咳嗽。
3.《陸川本草》:治惡瘡。
4.《廣東中藥》Ⅱ:煎水外洗,治盜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