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古文如何引用“六經”語辭-醫林漫話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29

       “六經”語辭在醫古文中被大量引用,,大體分一般引用,和活用兩種方法。前者傳達了古代人生活、學習、為人、處事的信息,豐富了文章的內容,且又使之顯得古奧典雅。如張介賓《病家兩要說》:“昧經權之妙者,無格致之明。”格致,乃格物致知之省稱,語出《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謂古人學習,探究事物道理,而獲取知識的方法。再如孫思邈《大醫精誠》文中有“夫大醫之體,欲得澄神內視,望之儼然”句,“望之儼然”語出《論語·子張》:“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所引之句是表現古代君子平日為人、處事的一種風度。類似引用,散落在醫古文的眾多篇章之中,讀者無不從中獲益。

還有醫古文高手在篇章中引用,“六經”語辭時,用得活,用得巧,大體方法有三:一是具體否定“六經”語辭之舊義;二是另取新義;三是反用“六經”舊語辭。

其一如宋濂《贈醫師葛某序》,文章開門見山便正面回答“醫不三世,不服其藥”的正確內含和錯誤解讀。“醫不三世,不服其藥”說,出自《禮記·曲禮下》,本來歷史上就有對和錯兩種解讀。而宋濂在文章中旗幟鮮明,正確解讀,弄清了幾個世紀的公案,不能不說是對正確理解“六經”經典所做出的貢獻。再如“藝成而下”一語出自《禮記·樂記下》,是千百年來束縛知識分子,輕視技藝,鄙薄技術的主要理論根源。袁枚先生在《與薛壽魚書》一文中用反問語句引用這句“六經”之語(得毋以“藝成而下”之說為斤斤乎?)實際上是對這句話的正確性提出了否定。

以上兩例都反映了古代醫家運用“六經”語言和思想,而又不盲從“六經”思想之批判精神。

其二,如張仲景《傷寒論》序最后一自然段引用,孔子語鼓勵大家說,“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醫學教|育網整理,學則亞之。多聞博識,知之次也。”這四句話在《論語》中本分屬兩段,前兩句出自《論語·季氏》,后兩句語出《論語·述而》。兩段話是孔子在不同場合,針對不同問題提出的,語義本無連貫性,張仲景把兩段四句連起來以后,便成了“學”與“多聞博識”平起平坐,都是僅次于“生而知之”的人了,強調了后天學習與多聞博識(也是一種學習)的重要性。

其三,如汪廷珍《溫病條辨》敘中批評當時社會缺乏不斷進取的人才時說,“世鮮知十之才士,以闕如為恥。”“闕如”一辭在此是作貶義詞而使用的,當“存疑不言”解釋。“闕如”一詞語出《論語·子路》,是“存疑闕如”的意思,就是說,沒有把握的事情,寧肯擺在那里,暫無答案。顯然,這是一種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后世文獻學者還把“存疑闕如”作為整理文獻的原則去恪守,可見,原義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褒義詞。汪廷珍在敘言中反作貶意用,無違整個的語言環境,絲毫無不妥之處,可見其文字表達能力非同一般。

無論所引用,的“六經”語辭有無變化,怎樣變化,關鍵是學者要深究其原文原意,洞悉其變化,知其新義,新思想精華之所在,才會有所收獲,不致食古不化,不知變通。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一页 | 伊人小蛇婷婷色香综合缴缴情 | 在线播放亚洲精品 | 亚洲国产综合网站 | 亚洲精品最新自产拍在线观看 |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网站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