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基礎輔導:經絡病變的類型
來源:考試吧發布時間:2013-12-31
一是經氣虛實:經絡的氣血偏盛,可引起與其絡屬的臟腑、組織、器官的功能過亢,破壞各經絡、臟腑生理功能的協調平衡而發病。經絡的氣血偏衰,則能引起與其絡屬的臟腑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減退而發病。
二是經氣郁滯:在正常情況下,經氣通達則經脈氣血的運行暢達。若經絡的氣血運行不暢,常可累及所絡屬之臟腑以及經絡循行部位的生理功能。例如,足厥陰肝經的經氣不利,常是形成脅痛、癭瘤、梅核氣、****結塊等的主要原因。五官九竅,乃五臟之外竅,故經氣不暢也常影響到孔竅,出現相應的癥狀。如肝開竅于目,肝郁化火,經氣郁滯,則現目赤腫痛等;腎之經氣不能上充于耳,則出現耳聾等。
三是經氣逆亂:經絡的氣血逆亂,主要是由于經氣的升降逆亂,從而影響氣血的正常運行,導致氣血的上逆或下陷而致病。
四是經氣衰竭:經絡的氣血衰竭,是指由于經氣的衰敗至終絕,氣血也隨之衰竭而出現生命垂危的一種病理變化。由于十二經脈之經氣是相互銜接的,所以,一經氣絕,十二經氣亦隨之而絕。臨床上通過觀察經絡氣血衰竭的表現,即可判斷病變的發展和預后。
以上是小編輯為大家整理的中醫理論基礎輔導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