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金融危機該注意什么
來源:發布時間:2009-01-20
第一,天文數字般的財政刺激是非常必需的,但需要理性進行。在美國這里的直接感受是,美國對金融危機的救助過程是忙而不亂,每一個救助方案出來都會有許多社會爭議和深刻討論,但是從社會爭議到達成最終結論的效率又非常高,比如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在2008年10月初給出的金融救助方案剛提出來,就受到了來自美國全國的100名國際著名經濟學家聯名反對,并對參與投票的參議院和眾議院產生了明顯影響。后來,美國財政部不得不對先前的方案作全面修改后才獲通過。在2008年11月份,對三大汽車公司的救助,也經歷了在時間允許條件下的反復討論和論證過程,最后選擇了一種成本相對比較小但勞動就業等社會收益又比較顯著的救助方案。
第二,要分階段設計多種可能的金融危機應對方案,面對形勢變化及時進行調整。從2008年9月初開始,美國對金融危機的救助過程一直是分階段有步驟地進行的:首先是向美國兩大住房抵押貸款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提供多達2000億美元的資金救助,再就是通過注資7000億美元穩定金融機構和金融系統,然后是實施非常全面的財政刺激計劃。在2009年1月,美國的救助工作,開始進入進行財政刺激階段,對金融機構的資產救助和穩定已經告一個段落。估計財政刺激過程在1月20日奧巴馬宣誓就任總統后會全面推出,并將達到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財政支出高潮。
第三,全部工作要點是千方百計地降低金融危機應對成本和減少金融危機過后的經濟后遺癥。這次發端于美國本土的金融危機,對美國本土造成的影響似乎要小于對世界其他地區造成的影響。這與國家經濟規模大小、經濟結構完整性以及抗風險能力的強弱密切相關。比如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冰島成為第一個申請破產的國家,韓國、烏克蘭、阿根廷等國家在這次金融危機中的慘狀就更不用說了。在美國,受危機影響最明顯的是金融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但這些人的行為已經并正在影響全世界其他人的正常生活。紐約的許多居民,包括大學里的經濟學教授,認為這些人有許多是缺乏社會道德的無比貪婪的肥貓(fat cat),需要對其中的不法分子進行法律制裁,以凈化金融環境,提高人們戰勝金融危機的信心。2008年12月份以來,美國司法部門集中調查的納斯達克前主席麥道夫詐騙案就是一個典型。
美國社會中的許多資深人士認為,美國一直是20世紀以來各種世界性金融危機的首要救助力量,在這次金融危機中,美國也只能自己救助自己。問題是,美國的財政赤字在2009年度估計會達到1.2萬億美元,相當于2007年美國名義GDP13.8萬億美元的10%,美國經濟有可能從金融危機走向政府財政危機。
第四,積極提升產業結構和參與后美元時代的國際貨幣體系建設,是應對危機的長遠之計,這一點是中國在應對金融危機時應該注意的最重要的問題。目前,美國汽車三巨頭搖搖欲墜,這是一種強烈的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的信號,或許意味著需要新一輪遍及全球的產業結構創新,來推動世界經濟走出當前的經濟困境。
這次世界金融危機將對中國持續近30年的經濟增長模式提出調整要求,也是美國近30年來消費(金融)模式的終結,需要世界各國在痛苦中探索一種全新的國際分工合作模式。這種全新的國際分工合作模式,至少是有助于各國國際收支接近于平衡的分工模式。
世界各國對全新的國際分工合作模式的探索過程,也將是一個逐漸否定美元世界貨幣霸主地位的過程。世界各國可能將以互換貨幣的形式逐漸形成多種地區貨幣。這些地區貨幣將可能會取代美元成為新的國際貨幣體系支柱,成為新型的多元化的世界貨幣體系的基礎。20世紀30年代的世界經濟危機催生了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貨幣體系,此次世界經濟危機或許將逐漸拋棄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貨幣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