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的提出 長期以來,我國建設項目的投入和產出比例一直不高,而每年固定資產的投資都是驚人的,投入和產出比例的低下必然造成巨額資金和人力物力的浪費。究其原因有投資決策失誤、管理不善、技術落后以及效率低下等原因,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產權和使用權的不明確,造成很多項目無法按照使用者或投資者的要求和意愿來建設。我國城鎮近幾年固定資產投入和產出的比例:近十幾年剛興起的PPP融資模式,就面對著產權和使用者分開的問題,作為一種準公共產品的提供方式,其產權的復雜性以及項目實施歷時的長久性,勢必會造成投資產出率的低下并給各方利益的均衡帶來一定的困難。另外,從已有PPP項目來看,其特許協議簽訂過程中的談判時間歷時非常長,很多項目都因為談判時間過于長久而致使項目錯過最佳實施期。鑒于此,本文從政府方的角度出發,提出基于政府方采購PPP項目的標準指標體系,以幫助PPP項目各方減少PPP項目的談判時間,平衡各方利益。 二、PPP項目中政府比較關心的問題分析 PPP模式改變了傳統的采購理念,傳統的工程采購,采購的是項目資產。而PPP模式采購的是項目資產投資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因此在PPP項目中政府方比較關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PPP項目提供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和數量 PPP項目實施的背景是政府財政資金不足和管理效率的低下,|考試|大|*咨詢工程師|而其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又是社會公眾亟需的,因此PPP項目的實施能不能提供質量合格的產品或服務,以及能不能緩解社會的供需矛盾,成為政府方關心的首要問題。 (二)PPP項目提供產品或服務的價格 PPP作為一種準公共產品的提供方式,決定了其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是要付費的,私人投資商之所以愿意投資以及銀行之所以愿意放貸,看中的就是項目預期的收益。同時PPP項目服務的是公眾,這種服務的價格必須是公眾能夠消費的并且愿意消費,所以PPP項目提供的服務收費應該合理。另外一方面價格的制定應體現社會的公平性,主要表現在:消費者付費,誰消費了誰付費;投資者獲取合理回報;PPP項目投資巨大,服務的時間長,在這個過程中,經濟發展,物價上漲必然會導致實際價格的變化,因此特許經營協議中應該有調價機制條款。 (三)PPP項目的特許經營期限的設計 PPP項目的生命周期包括建設期和實際運營期,因此特許經營期的結構可分為單時段和雙時段,也就是是否把建設期和實際運營期分開, 這涉及到PPP項目一個比較重大的風險-完工風險的分配問題。政府采取PPP模式實施項目,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公眾對項目預期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處在一種亟需的狀態,因此政府當然希望PPP項目建設周期盡可能短,盡早提供產品或服務, 由于PPP項目大部分都是以特許經營的方式發包給項目公司的,因此采取何種特許經營期限結構以縮短建設周期,成為政府關心的問題。 (四)PPP項目的可持續性 PPP項目的生命周期一般都很長,PPP項目的建設和運營是否符合環保要求、項目建造是否具備內部維護能力和長遠規劃要求、項目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是否具備競爭力以及是否具備可升級能力,都將影響項目的可持續性。另外,PPP項目在特許經營期限到期后一般都將移交給政府方,在移交之前,私營企業方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可能會進行掠奪性經營,最終導致移交給政府方的項目無法正常運營,不利于項目的可持續性發展。 (五)政府方的收益 政府方作為公共部門,它的收益更多的體現在有效使用公眾賦予的權力,使得有限的財政收入效益最大化,為公眾提供及時、便捷、實惠的基礎設施產品或服務,加快社會經濟發展,進而提高政府的威信和維護政府形象。 三、PPP項目基于政府方的產出標準一般性指標體系制定 (一)指標體系制定的原則 1.科學性和互斥性原則指標設置應遵循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原則,以定量分析為主,定性分析為輔,因為定量計算具有客觀性和科學性,對于不能定量分析的指標應進行有理有據的定性分析,力求指標設置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另外指標之間應不具有強相關性,各指標所包含的信息盡量避免重復。 2.全面性和層次性原則PPP項目產出標準指標體系應該是PPP項目實施后對社會經濟發展促進的客觀描述,指標設置既要應從政府宏觀整體角度出發,又要從個體消費者微觀處著手,力求全面完整;另外一個完整的指標體系應由不同層次組成,這樣,可以用不同層次反映項目指標體系的內在結構、關鍵問題,并制定相應的解決問題的措施,便于發現問題。 (二)指標體系制定的方法在結合政府方比較關心的問題的基礎上,遵循以上指標體系制定的原則,結合PPP項目自身的特點,在查閱大量文獻的基礎上,筆者提出了初步的指標體系;然后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PPP專家和參與過PPP項目實施的專業人員進行問卷調查,結合專家的意見,對指標進行篩選,得出表2所示的指標體系。 四、應用指標評價 PPP項目方法推薦PPP項目與一般的建設項目既有聯系也有區別,每一個PPP項目也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并且PPP項目的產出關系到很多方的利益,本文總結的只是PPP項目基于政府方采購的一般性指標。如何應用該指標體系去評價具體的PPP項目呢?筆者推薦可以采取模糊綜合評價方法。具體做法是:首先結合具體PPP項目的特點和本文建立的指標體系,經過分析提取該項目相應的指標,建立評價指標體系;接著可以采取專家調查問卷方法確定各指標的權重,并對各個指標進行隸屬度賦值;最后進行模糊綜合評價,得出該PPP項目投資和產出的合理性。 五、總結 PPP模式的理論和應用在我國,乃至世界上都還處在起步階段,基于政府方采購標準指標體系的建立以及產出評價方法的研究還是一片空白,至于具體的應用案例更是難以尋找,因此本文指標體系的建立以及評價方法的探討都有待進一步的完善。但就現階段而言,筆者所建立的指標體系對政府方在PPP項目的談判過程中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有利于縮短特許協議簽訂過程中的談判時間,有利于提高PPP項目的實施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