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學筆記(一)

來源:發布時間:2009-02-08

¥1 教育的發展 
一、教育的概念 
考點:教育是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是傳承社會文化、傳遞生產經驗的和社會生活經驗的基本途徑。 
考點廣義: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思想觀念的活動,都具有教育作用。 
狹義:主要指學校教育。 
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教育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通過學校的教育工作,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促使他們朝著期 望方向變化的活動。 
二、學校教育制度 
考點:1.學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發展: 
教育制度的發展經歷了從 前制度化教育 到 制度化教育 再到 非制度化教育 的過程。 
a。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沒有形成一定的制度。 
b。制度化教育 
選擇:近代學校系統的出現開啟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階段。 
從17-19世紀末,資本主義國家建立近代學校系統。 
名詞解釋: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規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層次結構的按年齡分級的教育制度,它從初等學校延伸到大學,并且除了普通的學術性 學習以外,還包括適合于全日制職業技術訓練的許多專業課程和機構,制度化教育指向形成系統的各級各類學校。 
考點:中國近代制度化教育興起的標志是: 清朝末年的“廢科舉,興學!。中國近代系統的學制產生于 1902年的《欽定學堂章程》,又稱壬寅學制 及1903年的《奏定學堂章程》,又稱癸卯制。 
2.現代教育制度發展的趨勢 
×二戰以后現代教育發展的趨勢 
1.加強學前教育,并注視與小學教育的制度。 
2.強化普及義務教育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朝著相互滲透的方向發展。 
4.高等教育的類型日益多樣化。 
5.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界限逐漸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國際交流。 
三、教育發展的過程 
1.古代社會 
a。古代中國:在奴隸社會初期夏代,就有了學校教育的形態。 
到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學體系。 
形成了以禮樂為中心,文武兼備的六藝教育,由六門課組成。禮、樂、射、御、書、數。 
b。中國封建社會的教育內容是儒家經典,被濃縮為《四書》《五經》。 
考點: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書經》《詩經》《易經》《禮記》????? 
考點:古希臘的兩大教育體系: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有文化修養和多種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諧發展,教育內容比較豐富,教育方 法比較靈活。 
古代斯巴達式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忠于統治階級強悍的軍人,強調軍式體育訓練和政治道德灌輸,教育方法也比較嚴厲。 
2.文藝復興 
3.近代教育 
考點:機械化工業革命的基本完成和電氣化工業革命的興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質基礎。 
4.20世紀以后的教育 
考點:二戰以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a。教育的終身化 b。教育的群民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多元化 e。教育的現 代化(簡答) 
$2教育學的發展 
考點:教育學是一門以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探索教育規律的科學。(填空) 
一、歷史上的教育思想 
(一)中國古代的教育思想 
考點:孔子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對于中國文化教育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他的教育思想集中 在論語中。(選擇,填空) 
考點:孔子主張“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有教無類”“克己復禮”“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戰過后期,《學記》系統的闡發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務,教育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等,是罕見的世界 教育思想遺產!秾W記》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學”。“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皶r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學記》設計了從基 層到中央完整的教育體制,提出了嚴密的視導和考試制度,《學記》主張啟發式教學,“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主張“學不 足邋 等”,即循序漸進。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考點:蘇格拉底問答法:第一步成為蘇格拉底諷刺,第二步定義,第三步叫助產術。 
柏拉圖的教育思想,集中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國》中。 
亞里士多德的思想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學》中。 
二、教育學的建立與變革 
(一)教育學的建立 
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萌芽于夸梅紐斯的《大教學論》(1632) 
法國的盧梭對自然性的強調到了使之與現代文明對立的程度,他的自然主義教育理想的作品《愛米爾》(1762) 
洛克在《教育漫話》中提出了“白板說”,認為人的心靈如同白板,觀念和知識都來自后天。 
(二)規范教育學的建立 
考點:規范教學的建立通常是以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為標志。 
教育學作為一門課程在大學里講授,最早始于康德。 
1835年,赫爾巴特出版了《教育學講授提綱》,第一個提出要使教育學成為科學,并認為應以倫理學和心理學作為教育學的理論基礎。貢獻在于 把教學理論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上,把道德教育理論建立在倫理學的基礎上,可以說是奠定了科學教育學的基礎。在教學上形成了 教師中 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 的特點,被看作是傳統教育學的代表人物。 
杜威作為現代教育學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本主義與教育》,他主張“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在做中學”。他強調兒童在教育中 的中心地位,主張教師應以學生的發展為目的,圍繞學生的需要和活動組織教學,以兒童中心主義著稱,針對赫爾巴特的三中心提出新的三 中心: 以學生為中心,以經驗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 
三、當代教育學的發展 
考點:1939年蘇聯教育理論家 凱洛夫 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編寫《教育學》,在我國產生重大影響。
糾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教師資格考試輔導資料

教師資格考試輔導課程報名入口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 | 性欧美老妇乱码一区二区 | 欧美啊v手机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师生制服 | 日韩国产中文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