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國際教育,提供高質量的擇校服務。
微信小程序
國際學校小程序

快速擇校

微信公眾號
國際學校公眾號

政策解讀

010-51268841

400-805-3685

家長必讀:跟著習大大學獨特的英式教育

來源:新浪教育 發布時間:2015-11-09 10:08:05

  最近一開電視,大多都是習大大在英國的各種活動新聞,簡直是刷屏的節奏。一說起英國,有太多標志立馬在腦中浮現:莎士比亞、足球、BBC、劍橋牛津、甲殼蟲、格子裙、紳士風度……不得不說這是個歷史悠久且有豐富文化底蘊的國家。

  前段時間BBC還拍了一部中國老師在英國教學的紀錄片,引起兩國教育界熱議,雖說褒貶不一,存在各種質疑,甚至被大家認為沒太大可比性。但有一點至少可以肯定,那就是英國在教育上開放和學習的心態。所以,今天魚精也來給大家總結總結獨特的英式教育,能從中借鑒一二也是幸事。

  學習篇

  讓開心的閱讀溫暖孩子一生

  有人說法國是最適合戀愛的國度,英國是最適合讀書的國家。的確,在英國,不管是學校、家里還是社區都有濃厚的閱讀氛圍。在許多英國人的童年記憶里,睡前親子閱讀是非常重要的一塊,他們的經典睡前程序就是:洗澡-故事-親吻-睡覺。

  小學里的走廊、拐角,見縫插針地安放著大大小小的書架,書架上的書可以在校內隨便閱讀,也可以借回家。班主任發給家長的信中有關學習的,大多和閱讀有關,社區圖書館更是大人和孩子重要的活動場所。此外,英國還是全世界第一個面向學齡前兒童免費贈書的國家,每年給每個4歲以下的兒童免費送一書包圖書。在這樣的高調引導下,孩子不形成讀書習慣好像反而不容易了。

  在選書上他們也有自己的思維,和我們相比,他們很少刻意考慮這本書是不是益智,是不是寓教于樂,是不是蘊含著品德教育等。正如一個英國出版商所言:童書的最大功能不是教育,而是引導,引導孩子愛閱讀、享受閱讀。如果以教育為目的,必然會影響孩子享受閱讀的過程,體會閱讀的快樂,功利性強的讀書最終只會讓孩子遠離讀書。所以在選書時只遵循一條原則:孩子看著開心!

  父母篇

  不管孩子的家長要受罰

  我記得自己小時候那會兒,父母參與教育的程度非常低,沒有特殊情況,一般就是在家庭作業上簽個字,一學期開兩次家長會。而近幾年,這股風大有逆轉之勢,特別是幼兒園和低年級,有許多手工、課外活動、手抄報都需要家長參與,于是,網上叫苦叫累的家長一大片,不過,這其中也有客觀原因,如中國父母工作壓力更大。但放眼全球,讓家長深入參與教育其實是大趨勢,當然,還有像英國這樣更狠的,如果發現不負責任的家長,立刻開罰單。

  據《泰晤士報》報道,英國教育標準局負責人麥克爾?威爾肖強調,學生的家長應該抽出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讀書,否則應受到懲罰。“如果家長沒來學校,沒來參加家長會,沒有和孩子一起閱讀,不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業,我就會告訴他們‘你們是壞父母’”。例如對無法保證孩子在16歲之前按時到校上課的學生家長,一直開出60英鎊的罰單。現在,教育部還準備出臺規范交納罰款的措施,如果家長拒絕支付罰款,那么將從孩子享受的津貼中扣除相應金額。

  看吧,英國在督促家長認真對待孩子教育這一重大問題上,真是用心良苦。他們用這些措施把家長納入教書育人的系統之中,一起擔負起教育孩子的神圣職責,這股認真勁和勇氣值得我們學習。

  修養篇

  體現紳士不妨礙別人

  紳士風度一般指彬彬有禮、待人謙和、尊重女士、見多識廣等品德,是英國男性公眾所崇尚的基本禮儀規范。誰都喜歡這樣的人,可是這種招人愛的品質是如何養成的呢?

  那就是從小教育孩子要學會照顧自己,同時注意不要妨礙他人。英國小學很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個人清潔衛生、學習用具收拾整齊等都在道德教育范圍之內。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他們其實有相似的說法:“希望別人如何對待自己,就要照這樣對待別人。”就拿交規來說,里面明確規定了可見度良好時不能打開車尾霧燈;別人超車時要把遠光燈改成近光燈等細則,實際上這都是在為別人考慮,可正是減少了別人的危險,也就意味著自己行車更安全。英國社會的方方面面都滲透了這一思維方式。

  此外,與我們印象中西方不能體罰孩子不同,英國法律明確規定:允許父母體罰孩子。因為他們認為對孩子的溺愛和嬌寵是形成孩子獨立性格的最大障礙。要使孩子在日后能適應社會的需要,獨立地去生活、工作,必須從小就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讓他們學會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保留體罰,正是要讓孩子明白他們的行為不是沒有邊際的,懂得有所為有所不為。

  孝順篇

  孝順是天性不用被教導

  英國有一句俗語:“父母對孩子只有責任,沒有權利。”所以英國人很少把“孝順”二字掛在嘴邊,我問過英國家長,為什么感恩教育里沒有孝順呢?他們聽了很驚訝,反問:“為什么要教導孝順?孩子愛父母,不是只要我們對他們好,孩子自然而然會產生的感情嗎?這是天性,為什么要教呢?”同樣的,在國家層面,他們沒有愛國主義教育,因為他們認為愛國也應該是天性。

  一個英國女孩,雖然平時玩得很瘋,但每周日會雷打不動地回家和她奶奶一起過,給奶奶洗換床單衣物,收拾屋子,陪奶奶說話、看電視、上網、曬太陽、散步、購物。十幾年來一直如此,有人夸她堅持,可她說:“我從沒覺得我是在盡什么責任或報恩,看奶奶是我心底的一種需要,僅此而已。我非常享受和奶奶在一起的時光。”

  很難說,在我們這樣一個百善孝為先,極其強調孝道的國家,有多少人會把自己每個周末的時間用來陪伴老人,有人多少人對長輩的愛是一種心底的需要。有時候,太強調孝順,是否表明我們自己太計較回報或者太不自信呢?而像這樣把孝順歸為天性,不刻意不強求,自然而然,感覺也挺好的。

  吃飯篇

  自己吃飯是種獨立的品格

  在飯桌上催促孩子吃飯,甚至端著碗到處追趕孩子的場景在中國很常見,在餐桌上,中國父母像個服務員,如果有老人在,那更是海底撈的金牌服務員。而英國父母在飯桌上和孩子的關系更像朋友,只要孩子拿得動勺子,父母就不會再給孩子喂飯,大部分孩子2歲時就開始系統地學習用餐禮儀了。

  吃飯看似小事,卻是家庭教育最經常、有效的教育途徑,韓國的家庭在飯桌上通過氛圍來教化孩子,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懂得感恩;英國的家庭在飯桌上也通過習慣來教化孩子,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會獨立和承擔責任。

  而我們在飯桌上大多只關注孩子是否吃飽吃好,而這種姿態很容易傳送給孩子一種錯誤的信號:因為你是孩子,所以我們必須無條件為你服務。結果,孩子認為家長這樣做是天經地義的,導致孩子的心中并沒有種下感恩和責任的種子,以至于長大后,對父母頤指氣使。

  沒有那種教育可以輕松培育出人才,就像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一樣,都需要付出時間、金錢和心力,而如何遵循孩子成長規律,巧妙地培養和幫助就要看我們的積累了。看完這么多英式教育,你是否也有所感悟呢?那就見賢思齊,行動起來吧!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經授權后方可發布,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聯系郵箱:2498144268@qq.com

( 2023年春季招生報名正在進行中,為避免疫情結束后出現扎堆咨詢,無學位等情況,建議家長登記搶先報名咨詢!)
國際學校預約看校/在線報名入口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

用戶評論
500字以內
發送
    國際學校院校庫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報考資格測評 開放日免費預約
    電話咨詢
    010-51268841 400-805-3685
    全國統一咨詢熱線
    微信咨詢
    15910788502

    張老師

    用手機號進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小程序
    關注小程序

    關注小程序

    學校簡章學費隨時查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欧在线高清 |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精品 | 日韩精品视频专区 | 一级Av中文字幕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日本中文字幕二区区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