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68841
400-805-3685
這是一篇來自中育貝拉18級畢業生Marilyn媽媽的分享,Marilyn媽媽是英國留學回來的高材生,大學副教授,專業是英語語言與教育,因為有著這樣的背景,對于孩子的擇校當然是苛刻而謹慎,為了選到一所理想學校,Marilyn媽媽幾乎跑遍了北京所有的國際學校。
最后,她選擇了一個當時自認為最理想的學校,一所硬件條件極好,完全由外方自主管理的學校。
然而這個決定卻讓這位費盡心思的媽媽事與愿違……
我是貝拉今年的畢業生Marilyn的媽媽,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與各位分享我女兒進入國際學校求學之后又轉學,最終找到自我,樂觀自信的走出國門,進入理想學校的一段心路歷程。
第一、 我為什么要給孩子選擇國際教育?我的答案是為了未來而逃離!
我本人碩士畢業于英國的約克大學,學習的是語言學習與教育專業。十幾年前我破釜沉舟出國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出國對我意味著什么,但是這么多年過去了,我用我的人生告訴你,出國改變了我的價值觀、世界觀,而且幾乎扭轉了我的整個人生。所以,我的孩子是一定要出國留學的,只是時間的早晚而已。有人問我:孩子出國以后,將來回國不適應國內人際交往、工作環境怎么辦?我的回答是:十年前,我國的留學人數是6萬人,2017年已經達到60多萬人,十年增長了十倍,而且這個數據還會繼續大幅增加下去,那么十年以后當我們的孩子工作的時候,最大的可能是沒留過學的人才不能適應未來的人際交往和工作環境。
我是在女兒初三的時候選擇了國際教育,其實我原本并未打算這么早離開公立教育體制,但是當孩子每天做作業做到半夜12點的時候;當看到孩子每天的作業就是各種刷題做卷子的時候;當看到孩子的班級、年紀考試各種排名的時候;當身邊的家長幾萬幾萬的砸錢,把孩子把所有的周末假期時光都泡在輔導班里的時候,我焦慮不堪!孩子剛剛要步入青春期,本該是讀書健身熱愛一切質疑一切的時候,她只能背教材做卷子爭分數。那么美好的青春年華,在人工智能革命已經啟動的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還不如三十年前在一個偏僻小鎮上讀中學的我。所以,我們做了“逃兵”。
第二、 國際教育怎么選?我的經驗是合適的是好的!
在選擇國際學校的時候,我幾乎考察了全北京的國際學校,最后做了一個自認為最正確的決定,一所硬件條件極好,由外方自主管理的學校。我女兒一入校就被選去拍學校宣傳冊的封面,因為她的笑容特別有感染力。可是,兩年以后,她每周末回家都要么跟我吵架,要么跟我大哭,價值觀出現了嚴重的偏頗,成績更是差得一塌糊涂。去年五一的時候,在出差的火車上,她的班主任給我打電話說:“原來那么愛笑的孩子怎么不會笑了呢?”我崩潰大哭。我不知道我在哪個環節出現了失誤,我那么精心養育的孩子怎么就這樣了?我覺得自己太失敗了!憑著做母親的本能直覺,我決定:給她轉學。
第三、 為什么選擇中育貝拉?因為校長的教育理念與我的期待一致。
在二次擇校的過程中我遇到了任校長和李松博士,在兩位校長身上我看到了他們對教育的理想主義情懷和對國際教育的激情,特別符合我對教育的期待。我本人也是做教育的,我認為教育的首要條件是:教育者必須是理想主義者,教育者必須有愛。我特別認可李松博士的教育理念,他的“學校-家庭-社會”的三角理論,我非常贊同。一個孩子的成長,必須是在這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家庭教育給孩子打下智力和人格的基礎,學校幫助孩子建立學習方法、思維方法和價值坐標體系,而社會幫助孩子建立文化的根基意識和自我的身份意識。我自認為我給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充分的負責的,但是我仍然無法阻擋孩子在學校遭遇的價值觀體系的崩塌和思維方式的扭曲。當時也不是沒有考慮過直接將孩子轉到國外,在孩子的價值觀和自我認同被確立以前,我們是不可以貿然的把孩子放走的。我出國留學的時候已經30歲了,在最初幾個月還遭遇了頗為痛苦的自我認知的崩塌和文化的疏離感階段。出國前,我是大學老師,雖沒什么地位但也受人尊敬,到了英國,我失去了所有的標簽和身份,一下子變成了Nobody,打工時做快餐店收銀員,做酒吧的清潔工,我現在還記得當時,自己握著拳咬著牙將腳步狠狠踩在打工路上的那份倔強。對于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來說,與自己熟悉的家庭和社會瞬間切斷的感覺既危險又痛苦。所以,我也奉勸各位家長一句,出國真的不是越早越好。
第四、 我們送孩子出國的目的是什么?把孩子培養成自信的有國際視野的中國人。
英國有名的藝術家約翰拉金斯曾說: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知識無窮盡,留學也不過是一種手段,我們要的是把孩子培養成具有國際化視野的人。所謂的國際化視野,可以是一種學習能力,一種思維方式,也可能是一種跨文化交流的生活方式。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在一帶一路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們的孩子不能成為西方社會的香蕉人,----中國人的樣子,西方人的頭腦。我希望我的孩子在走出國門之前熱愛中國文化,認同自己的中國人身份,充分的建立自我認同,然后在國外能夠平等的自信的與國外的同學交往。
第五、 我的孩子在貝拉收獲了什么?
我女兒畢業的時候獲得了好幾個獎,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是“全能學生獎”,她的7門課程里,五門是A兩門是B,GPA達到3.84,獲得了American Honor的offer和紐約大學的預錄取,還獲得了一份小小的獎學金。但是,我最欣慰的并不是這些。我特別欣慰的是看到她的學習能力的提升:她為ESL課程做的期末小論文,自己選題,調查“影響貝拉學生學業優秀的主要因素”,自己設計調查問卷,還要確保每個問題的每個選項覆蓋所有的個體情況,使用Monkeysurvey的軟件制作成電子表格通過微信平臺搜集數據,然后做數據分析,并對學校的教學提出建議。當我看到她的論文的時候,我特別震驚,一個高二的學生,從題目到摘要到目錄到正文到結論,工工整整,邏輯嚴謹,一絲不茍。我目前帶的大學生的畢業論文也達不到這樣的質量。
我特別欣慰的是我女兒面對學習的積極態度。當她看到自己的成績單時,她欣喜的在地上蹦了好幾圈,邊蹦邊說:“原來努力真的有收獲!”成績會有浮動,但是“努力就有收獲”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會讓她一生受益的認知。對比她一年前的頹廢和懈怠,我快樂得想要擁抱全世界!
我特別欣慰她與同學的正能量關系。在剛到貝拉的時候,當時的班主任皮老師跟我溝通很多次,都是說孩子獨來獨往,不太合群。可是這兩天,她在忙著做旅游行程規劃,在讀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在讀《瓦爾登湖》在讀英文版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她與幾個同學們約了要去一起旅行,說在與其中一個同學聊到哲學話題的時候,曾被稱作“沒文化”,她希望能夠在一起旅行期間為自己正名。
最后,我要感謝貝拉在校園里營造的一種“偶像效應”,不斷的用上屆的優秀畢業生逆襲的故事鼓勵孩子們,終于把我女兒也激發成了下一屆同學口中的傳奇!這種“偶像效應”一屆一屆的傳承,為中育貝拉旗艦校營造了非常積極正能量的學習風氣!感謝貝拉的校領導們以理想主義者的精神,以實干家的行動力,為貝拉開拓出無以倫比的留學通道,給我們這些平凡的兒女創造了一個逆襲的機會!感謝貝拉這個團結有愛的大團隊在我女兒的心里種下了陽光,讓人充滿希望!謝謝大家!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經授權后方可發布,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聯系郵箱:2498144268@qq.com
答家長您好,國際學校面試是評估學生綜合能力的關鍵環節,不同學校類型(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民辦國際高中、公立學校國際部)的考察...
答alevel大考都考什么?A-Level課程涵蓋70余門學科,包括理科(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文科(經濟、歷史、地理...
答家長您好,北京國際學校是否需要北京戶口,主要取決于學校的類型和招生政策。北京國際學校分為純外籍子女國際學校、民辦國際學校...
答國際學校日常考試都有什么?單元測試與章節測驗、項目式學習(PBL)評估、標準化考試如MAP測試(MeasuresofAc...
答什么是國際學校?有哪些特點?國際學校(InternationalSchool)原是指跟隨外國僑民母國的教育制度,為外國僑...
答12年一貫制的國際學校的優勢有教育連貫性,減少升學壓力;課程體系深度匹配;師生關系穩定,個性化培養;一貫制學校通常配備高...
免費咨詢
張老師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學校簡章學費隨時查
報名咨詢電話:400-005-1568
育路教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