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68841
400-805-3685
相信很多家長在為孩子選擇國際學校的路上,都遇到過以下這些令人糾結的問題:
· 體制內的學校和體制外的國際學校哪種適合孩子?
· 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及各年級的插班要什么時候準備?
· 怎樣為孩子挑選到一個最合適的國際學校?
· 參加國際學校入學考試,需要做哪些準備?
· 如果我們想進目標知名民辦雙語小學,幼兒園該怎么選?
而國際學校的國際課程多種多樣,本沒有什么高低貴賤之分,只要以孩子成長為目標的國際教育,無論是哪類課程,都可以讓孩子擁有美好的未來。但伴隨著國際學校的蓬勃發展,大量的投資人紛紛進入,一所所國際學校拔地而起,讓家長欣喜的看到不同于高考的升學之路,同時也非常困惑如何選擇一所國際學校。在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國際學校面前,家長在擇校時往往也迷茫無力。
選擇國際學校時,EDU新視野的專家建議家長需要想明白,為什么要讓孩子讀國際學校?國際學校并不是躲避國內升學壓力的避風港,日常學習或許也沒你想的那么輕松,孩子的性格、能力是否契合學校的要求,這些都需要細細思量。
一、避免傳統認識中的四大誤區
在選擇國際學校,EDU新視野的專家建議家長們,必須繞過和盡量避免以下傳統認識中的四點“誤區”:
誤區1:盲目否定國內公立教育
國際學校卻是輕松一點,但公立學校也沒那么嚴苛。公立學校老師善于亦步亦趨地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部分家長會覺得省心。國際學校相對更強調激發孩子的主觀能動性,老師不會盯著孩子學習。所以,家長應了解自己的孩子,一般來說,自律、有主見的孩子更適合去國際學校。
誤區2:進國際學校等于快樂教育
什么是快樂教育?功課少,不刷題,就是快樂?如果沒想明白,千萬別急著把孩子往國際學校送。進了國際學校,你會發現:這里的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小孩也都非常聰明,不努力的話,很難適應精英群體的學習生活。
如果感覺讀國際學校很輕松,或只是滿足于國際學校的平時課程,就需要調整一下觀念,國際學校高中階段,特別是最后兩年,孩子必須非常拼。請記住,國際名校的招生官不是吃素的,你的孩子沒有幾刷子,擠不進去。
誤區3:進了國際學校家長就可以輕松了
有的家長覺得孩子進了國際學校,接下來都是孩子的事情,自己可以忙生意、忙事業。但事實是,因為國際學校的各種活動對家長參與度要求很高,很多媽媽轉作全職主婦。國外大學招生不僅看成績,還要看孩子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甚至要考查親子關系,家庭背景。每一項孩子參與的課外活動、體育鍛煉都需要細致規劃,層層遞進,這都是計入成績乃至將來大學申請的砝碼。毫不諱言地說,選擇去國際學校,家長也同樣需要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在孩子的教育上。
誤區4:進國際學校就是為了學英語
這也是大多數家長的一大盲區。國際學校除了英文教學以外,還要學好高中學術課程,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掌握探索式的學習方法。就讀國際學校,應真正的國際課程項目,比如IB課程、Aleve課程,或從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引進的原汁原味的高中課程。因為是全英文授課,且有明確的學術標準,世界上最的大學和企業都喜歡有這樣學習經驗的學生。
二、選擇國際學校的五大重要步驟
1、自我審視,明確需求
一旦孩子決定出國,EDU新視野的專家建議家長就要對以下因素進行考量:
(1) 留學國家、課程及學校:根據留學國家選擇課程,根據課程選擇學校,孩子以后是要申請英國方向的、英聯邦國家的或是香港地區的大學,其實A-Level課程還是比較合適的;要去美國的話,就是美國方向課程,然后IB課程針對各個國家的申請都是適用的。但是建議還是先考慮清楚要留學的國家再選擇對應課程,這樣會事半功倍。
1.1 首先選擇意向國家
目前主流國家: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
其他國家:日本、新西蘭、歐洲國家
如果確定不了國家就讀通用課程如IB:不偏科,課業重,難度大, A-Level:偏科,難度適中,比較適合中國孩子,未來留學的國家確定后,讀當地的課程是的選擇。
1.2 根據意向國家選擇對應課程
美國:美高課程、AP課程
英國:A-Level課程
加拿大:BC省課程、安大略課程
澳大利亞:WACE課程、VCE課程、QCE課程
日本:日本高中課程
全球:IB課程
這些主流國際課程,在全球范圍內認可度都很高,例如,讀A-Level課程,也可以申請美國大學,不局限于英國大學。
1.3 根據課程選擇學校(以上海為例)
IB課程:民辦包玉剛實驗高中、上海市世界外國語高中
AP課程:WLSA復旦國際高中課程、上海西南位育中學
A-level課程:上海光華學院(光華劍橋)、上海耀華國際學校
BC課程:上海民辦南洋模范中學、中加楓華國際學校等
此外,孩子的成績和意愿也是考量的因素。
(2) 費用:要綜合考慮國內和國外學習的全部費用,不能到了中途才發現財力不足;
(3) 適應性:家長需要了解孩子的實際情況,比如語言學習能力,獨立生活能力等。此外,是就近入學,還是遠道求學?也要考慮。
2、考察學校,縮小范圍
家長要帶著孩子到學校實地考察硬件設施,通過與校長、老師、在校學生及其家長的交流,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管理水平、教育質量等內涵,為擇校提供更充分的依據。
3、征求意見,做出決定
做完調查之后,家長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見,同時要考慮孩子自身的特點以及今后的發展方向,然后再跟子一起做決定。
4、關注時間,提交申請
要關注心儀學校的報名申請截止時間。很多優質國際學校在每年的二三月份就截止報名了。也有一些學校是全年滾動招生的,但一般來說名額會有限制,插班生的名額特別少。所以,EDU新視野的專家建議家長要經常關注學校官網發布的招生信息。
5、準備入學考試
如果提交完報名申請,下一步就準備入學考試。一般學校會通知入學考試的時間,不少學校通常集中在三至五月份進行考試。考試形式可以提前詢問學校的招生官和招生部。也許有的學校會告訴家長,考試完全不用準備,孩子只要到學校就OK了。這種考試的內容為完全開放式的,考核的難度完全不亞于有考察范圍的筆試。
三、考量選擇國際核心五要素
當你確定國際教育就是你和孩子的較佳選擇,那么,EDU新視野的專家建議您需要圍繞往年升學情況、學校的歷史和背景、校長及其辦學理念、教學師資情況、學生和家長的情況這核心五要素進行考量,這其中每一項都是選擇國際學校或公辦學校國際班時必須考察清楚的內容。
3.1往年升學情況
國際學校的升學情況是最吸引家長眼球的最因素之一就不足為怪了,選擇一所升學情況比較好的國際學校,是進入一所好大學較好的途徑。
好的國際學校除了有更好的硬件師資資源,更重要的是有一群優秀的同學,可以享受來自優秀同學的同輩壓力。當你確保能申到前50的大學時,就要努力提高自己去申前30的大學,能保30就要爭20,盡量使自己跟更優秀的人在一起。
國際學校對于升學情況的披露各不相同。例如有的學校披露錄取大學的名單,有的學校披露前50名大學的offers數,有的披露前50名大學的錄取人數,有的學校披露前50名大學錄取比例,有的學校披露前50名大學全部錄取的學生名單,有的學校還披露了每個offer的錄取專業,有的學校甚至披露全部學生的錄取名單。按照最近兩年的做法,越有底氣的學校,會披露得越詳細。
看一所學校的錄取情況,不但要看的錄取結果,也要看靠后甚至最差的錄取結果;不但要看錄取的offer數量,也要看錄取的人數;不但看各排名段大學錄取比例,更要分析錄取的專業;不止要看當年的升學情況,更要看往年的升學結果;不要光看學校公布的數據和結果,更要考察核實其真實性;不光要看升學率,也要評估學校的加工能力,也就是學生入校時的水平和升學情況的比較。
3.2 學校的歷史和背景
一所學校的歷史是一所學校存在的時間長短,體現了學校發展歷程,體現了學校的生存能力。在美國有二、三百年歷史的學校不一定是的學校,只有幾十年歷史的學校也不一定就差。當然談上海國際學校的歷史顯得太小兒科了,長的也就二、三十年,而一些新建的學校當然還談不上歷史。
看學校的歷史不只是簡單的看建校時間長短,也要看學校成立以來的變化,看看師資的積累、生源的變化、管理體系的變化、課程體系的變化,硬件設施的變化、各項資質的變化、升學情況的變化等等方面。從而自己能判斷學校的發展趨勢,判斷出未來幾年的學校發展情況。
3.3 校長及其辦學理念
校長決定了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和發展方向,決定了一所學校的氣質。校長也是擇校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還有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說的是一個組織里的作用。大部分學校都是校長負責制,校長作為學校的決策者,校長的理念、領導力和管理能力直接決定了學校的發展方向、學術水平、生命力等,可以說校長是學校的核心人物,是一所學校的靈魂。
上海國際學校校長分很多類,有既是創始人又同時任校長的,有投資方聘請的校長,有的是執行校長,有分為行政校長和學術校長的,有分為中方校長和外方校長的,也有小初高各個學部的校長。
我們了解一所學校時會仔細研究校長的執教經驗或任職經歷,校長的社會影響力,校長過去和現在學校的成就,在校任職時限,也會觀察校長在學校對老師們的領導力,老師和學生們對校長的評價認可程度。當然最主要是能對學校管理做出決策的那個校長,而各學部校長或學術校長,也要納入考察范圍。
3.4 教學師資情況
老師是學校教育理念的踐行者,師資也是評價一所國際學校極為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們會從一軟一硬兩方面去評價一所學校的師資。
硬的方面指的是硬指標。包括師生比,老師數量,中外教比例,老師平均學歷及分布,老師的平均教齡,老師平均在校任職時長,老師的流失率,老師的待遇水平,老師任職資質如IB/AP認證和外教在所在國的資格證等。有些學校網站官微會有老師的信息,開放日上多數學校也會介紹師資的情況,還可以直接向學校咨詢了解。
軟的方面看的是軟實力。老師的經驗、能力、水平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在學業上的水平,老師對學生特點的了解、對課程進度難度的有效安排才會有好的教學質量,老師的責任心也是對教學的補充,學校的新教師年輕教師成長培訓體系也是學校的再生能力的體現,而最重要的是所有老師們和校長一起組成的社區、營造的氛圍、共同的價值觀。要通過各種機會多和學校老師接觸,開放日、展會、觀摩課、試聽等,和老師多聊天多問多感受,多聽身邊朋友的分享。
3.5 學生和家長的情況
同學是未來幾年孩子成長的同伴,家長是未來幾年共同培育孩子的主體。看家長和同學,說到底是看未來同學的家庭及其家庭教育,這也是擇校考慮的重要因素。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總是愿意跟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家長也愿意跟教育觀價值觀的人在一起。擇校擇的是孩子的成長環境,這個環境除了學校硬件和師資,也包括家長和同學。一群有共同理念的家長可以和學校一起組成一個良好的家校共育環境,一群好的同學將是孩子未來幾到十幾年學習生活成長的益友。
對于家長和同學的選擇很重要,但較難判斷,而且有時也可能真的沒法選擇,要想盡一切可能的辦法和機會跟學校的家長或學生接觸交流。參加開放日時身邊坐的都可能是未來的家長和同學,開放日也可能會有同學志愿者答疑,展會上有些學校也會有家長和學生志愿者,要多觀察多溝通。我們的群里有時也會有一些家長的分享,除了得到學校本身的信息之外,也看看是否認同他們的觀念。周五放學是最容易見到學校家長和學生的時候了,也總有家長不愿呆在車里而站在校門口等待,這是個好機會去跟他們聊一聊。有些學校開放試聽或觀摩課,也可以觀察同學們跟他們說幾句。
總之,進入國際學校后,孩子的學習方式、學習內容,對孩子的評價方式和標準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家長必須對此有足夠清晰的認識和認同。同時,還要看到國際課程雖然讓孩子有了更多的選擇和發展機會,但也將面臨來自世界范圍的同齡人更加多元化的挑戰。
家長和學生通過網絡、媒體認識一個學校是比較片面的。想要切實地去認識、去了解一個國際學校,必須要“親身接觸”,實地走訪一所學校,當你置身其中時,你的感受是不會欺騙你的。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經授權后方可發布,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聯系郵箱:2498144268@qq.com
答家長您好,國際學校面試是評估學生綜合能力的關鍵環節,不同學校類型(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民辦國際高中、公立學校國際部)的考察...
答alevel大考都考什么?A-Level課程涵蓋70余門學科,包括理科(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文科(經濟、歷史、地理...
答家長您好,北京國際學校是否需要北京戶口,主要取決于學校的類型和招生政策。北京國際學校分為純外籍子女國際學校、民辦國際學校...
答國際學校日常考試都有什么?單元測試與章節測驗、項目式學習(PBL)評估、標準化考試如MAP測試(MeasuresofAc...
答什么是國際學校?有哪些特點?國際學校(InternationalSchool)原是指跟隨外國僑民母國的教育制度,為外國僑...
答12年一貫制的國際學校的優勢有教育連貫性,減少升學壓力;課程體系深度匹配;師生關系穩定,個性化培養;一貫制學校通常配備高...
免費咨詢
張老師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學校簡章學費隨時查
報名咨詢電話:400-005-1568
育路教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