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4日 星期二 拿著地圖出門
我們參加這次夏令營的隊員們被分別安排到英國居民家里住,我被安排在一位工程師家里,主人為我畫了鎮上的路線、站牌圖。
為準時9點趕到學校,我7點鐘就起床了,拿著地圖一路尋找,準時來到了學校。
下午回家時我迷路了,走了3個多小時還是沒找到住處。天黑了,在異國他鄉的夜晚,我有些害怕,來回徘徊,但最終還是懷著些微的恐慌摸到了家。
主人很平靜,他們說,他們從來就是讓孩子這樣做事。我心里第一次有了獨立做事的艱辛感,又夾雜了些成功后的自豪。從此以后我再沒迷過路。溫馨嚴謹的家教
在英國人家里住,感覺像自己家里一樣,主人也把我當作了自己的孩子。
在英國,吃飯不能帶出吞咽的響聲,碗里的飯也必須吃完。一開始我不知道這些規矩,像在家里一樣剩飯,主人告訴我,飯是不能剩的,不然太浪費了,所以那頓飯我吃得很撐,以后我非常注意按自己的飯量取飯。
周末,學生可以自由活動。主人讓我帶著旅游地圖獨自到倫敦或其他城市逛逛,還用飯盒為我做好便當。我就這樣提著飯盒逛過倫敦的許多景點,膽量也變得大了許多,再獨自出去時也不害怕了。最快樂的課堂
英國學校每個班有8-10名學生,上課時大家圍著老師坐成一圈,感覺很親切,上課像玩一樣快樂。
上課時,每一個孩子都要回答問題,不會有任何一個孩子漏下。課堂的管理很寬松,我們可以坐在凳子上,也可以坐地板上,甚至可以躺在桌子上,只要積極參與討論和回答就行。無論回答問題時有多糟糕,老師總是鼓勵,絕對不會體罰學生。
如果要參觀某一歷史景點,老師總會提前在課堂上講解該景點的相關背景知識,然后讓我們寫作業,寫出想像中景點的景象,參觀完后再讓我們寫一篇觀后感,談談與想像中的有什么不同。在國內時,我們大多是被動上課,而在這里則熱情非常高,總爭著去上課,這也許與老師能否激發我們的興趣有關吧。運動也能交朋友
體育活動更叫人意想不到。學生要踢足球、打排球什么的,需要自己抬出球架、球網,自己挖洞安裝。打完球后,再把它們一一拔掉,抬回體育室,然后把草坪鋪平弄好,在國內就不會這樣。
如果你想參加別人的活動,可以直接加進去,其他學生也會主動傳球給你。不像國內有的學生,小團隊思想很大,組織好的活動別人就很難再插進來。
夏令營結束回到家后,我和其他的孩子們一直保持著聯系,我們已經成為了好朋友。爸爸媽媽也說我變化很大,比以前更懂事了。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