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關注:19年7月國際學校開放日全國優質國際高中國際初中國際小學推薦
兒童之家的發現
我們可以說,蒙特梭利科學的幼兒教育法是在“發現”與“實驗”交替研究過程中,加上她的“慧眼”和“仁心”而得到的。其經過大致如二十三頁所示。也就是說,蒙特梭利從三十六歲成立了兒童之家,到八十二歲去世為止,一直用科學的方法:一面研究兒童在成長和接受她的新教法中(實驗),所自然表露的情況(新發現);一方面根據新的發現,繼續研究其中的道理,不斷地找出新的、幫助孩子發展的有效方法。所以蒙特梭利本人曾說:說我發明“蒙特梭利法”是錯誤的,我只是對兒童加以研究而已。
發現││仁心 ││慧眼││實驗▲由幫助和研究低能兒(發現)
↓去教育低能兒(實驗)
↓(再發現)
▲經過改良的低能兒教育法也可能提升正常兒的潛能(發現)
↓應用于“兒童之家”對正常兒的教育法構想(實驗)
↓( 再發現)(修正的“應用于兒童之家的幼兒教育學方法”一書的原理、方法和新的發現……)
那究竟使她在孩子身上發現了什么呢?目前世界上已有廿三種文字,翻譯了她畢生出版的廿種書籍,真使我們有不知從何說起之感。然而由于她發現的事實深深地關系到她教育方法的運用和著作,為了方便讓讀者了解,筆者僅從臺北所的五本中文著作中歸納整理出下面九項重要的發現:
九 大 發 現
(1)“工作”是人性的表現,也是人性的特征, 只有人類才具有這種能夠“開創生命、發揚生命”的特性。
(2)孩子喜歡“工作”甚于游戲。
(3)“獨立”是兒童成長的主要目的, 也是成長的必要條件──孩子們渴望擺脫大人的擺布和干涉,而自己發展他的生命,成為一個未來的強人。
(4)孩子能夠自由選擇所能、所喜的事物來探索, 才會有興趣學習,也才能產生學習意愿。因為兒童們所選擇的,一定代表著他們內在有某種特別的需要和興趣。
(5)幼兒的成長,是有規律的, 這規律是在生命的開始就已經存在。在這偉大的規律中,幼兒個體為了成長,會不斷地顯露出“內在需要”來,驅使著幼兒主動地去接觸環境,以滿足成長的目的。
(6)“適應環境”是幼兒一切智能成長的原因。
(7)兒童在智力的發展上, 有各種官能的“敏感期”出現,在特定的敏感顯露期內,官能如果能夠得到“及時的”滿足,就會快速的發展。當然這種敏感顯露時間的久暫和出現的遲早,是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也無法使之提前或延遲,因此也就成為幼兒教育所重視的“個別差異”理論的根據之一。
(8)說話和閱讀都是自發性行為, 有其一定的發展規律,而且孩子的書寫行為的發展其實早于閱讀。
(9)獎懲對幼兒的學習不能產生“誘因”, 不但無效,而且有害。
長久以來,不曾有過一個教育家,能將兒童期當作一個獨立的主體來研究,蒙特梭利以科學的精神發現的“童年之秘”,也就成為幼兒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告訴我們的不僅是一些嶄新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帶來了“態度”上的啟示和方法上的導引,使“教育”幼兒成為真正的可能
入學幫助熱線:400-805-3685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國際學校擇校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