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關注:19年7月國際學校開放日全國優質國際高中國際初中國際小學推薦
原標題:市教委推出“1+5”行動 中小學每月1天耍耍課
在重慶市教委召開的基礎教育工作會議上,發出了減負提質“1+5”行動計劃的征求意見稿,提出以后將開設實踐大課堂,讓孩子們學會基本的自理能力,還將在學生科學素質、閱讀、書法、演講和英語五大方面,提升孩子們的能力。
1
實踐大課堂 每月有兩個半天或一整天的“耍事”
養雞、種菜、手工工藝……今后的課堂會有更多實踐的內容,讓學生在“玩”中獲得樂趣。市教委的意見稿要求,每個學校要把每月綜合實踐課時抽取一定量的課時集中使用,安排在兩個半天或一天完成。
實踐大課堂的內容主要鍛煉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圍繞手工制作、勞動技能、角色體驗、探究創新四個方面展開。這四方面包括的內容很多,比如,廢舊材料的創意設計、花木培育、食品制作、家禽飼養、采摘果實、角色體驗等。
這樣,學生的學習范圍就不僅僅是教室了,科技館、美術館、植物園、種植園、田間地頭、工廠、博物館都是非常理想的“課堂”。
5
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語文政治歷史課中也能學科學哦
市教委提出的中小學生科學素質提升計劃就要求,各學校要開齊科學課堂。除了科學、物理、化學這些我們熟知的學科之外,還要善于從其他與科技教育直接相關的課程中發現科技教育因素,比如,數學、生物,甚至語文、政治、歷史等課程中,都包含了很多科技要素,老師在教學時要善于發現。
另外,還要針對性的開展一些科技教育活動,比如,科技創新小論文、小制作、小創意作品競賽等活動,都能很好的提升孩子們的科學素質。
閱讀行動提升行動 小學生每天課外閱讀不少于50分鐘
義務教育階段課外閱讀總量在400萬字以上,你讀書的時候做到了嗎?市教委所指定的“中小學生閱讀行動計劃”就是這么要求的。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市教委建議,小學1~3年級多推薦童話、科幻、歷史、科普書目,4~9年級及高一、二年級多推薦文學、哲學、美學、社會學類的書籍。
小學1~3年級每年每個學生閱讀5本以上的書,4~9年級及高一、二年級閱讀10本以上。老師們在安排家庭作業時,可多安排一些閱讀內容,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每天不少于50分鐘,初中、高中學生則不少于40分鐘。每個學校每個學期要舉辦一次讀書節活動,每個班級每月開展一次讀書報告會。
演講能力提升行動 每周都要有一節課“擺龍門陣”
說話的能力,這次也被市教委提升到一個很高的高度。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切入點就是改革課堂教學,以前光是老師講、學生聽的方式要改一改了,可以讓學生多討論,多交流,讓他們變得敢說、愛說、會說。中小學每周有一課時演講能力培養的相關課程,每學期一次以上公眾演講實踐活動。
市教委會專門組織教師演講能力的培訓,要完成100名教師市級培訓、1000名教師區縣培訓及全員規范化培訓。
書法教育行動 每個星期都要拿專門的課來“寫字”
在義務教育階段,1~2年級每周要安排2個課時學書法,而3~9年級每周要保證1個課時的“寫字”時間,普通高中則以選修課的形式開展。義務教育階段書法教育以語文課為主,也可以在其他學科課程、地方和校本課程中進行,但必須保證時間。
在書法教學上,除了書寫實踐、作業展示、欣賞評價、討論交流外,還可以舉辦一些社團活動、興趣小組、文化節等。
英語能力提升行動 小學英語課不少于每周120分鐘
小學英語課必須保證每周總時間不少于120分鐘。
除了英語課教學,學校也要開展唱歌、講故事、話劇,以及英語演出、演講會、英語主題班會,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以及語言綜合能力。
入學幫助熱線:400-805-3685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國際學校擇校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