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提供國際學校擇校、備考、國際學校說明會等信息服務!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中小學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問題,幾乎是我國基礎教育的一個痼疾頑癥,久治而不愈。如何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也一直是全社會、學生家長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題。
新學期伊始,北京市教委出臺了八條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舉措。其中明確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不能留家庭作業,更不能給家長布置作業。嚴禁學校以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排名,并且限制了考試的次數。
最嚴中小學減負令實施 執行難落實
在北京西城區長椿街的一所寄宿制重點小學,一些家長會利用午休的時間,透過學校的圍欄看望自己的孩子。兩位二年級的家長表示,這學期確實取消了周末的家庭作業:
家長:確實周末沒作業了,這是真的。
記者:星期五下午作業?
家長:沒了,沒了,這學期沒了。
不過,和這所學校低年級學生完全告別家庭作業不同,在距離不遠的,位于西便門的另一所重點小學,這里家長說,作業雖然沒有白紙黑字布置下來,但家長、老師之間卻存在一種隱形的約定:
家長:是說減負了,老師就不把作業寫在記事本上了,但是她會和家長有個提前的約定,就是每個單元的第二部分都是要背誦的。就變成一個約定俗成了。
在這所小學門前,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位一年級的小學生,拖著小行李箱一樣書包的他說,今天老師布置了五項作業:
記者:你覺得作業多好,還是作業少好?
學生:中等好。
記者:什么樣算是中等?
學生:就是三、四項那種。
記者:那你現在有幾項?
學生:今天是五項。
在北京市教委正式實施的八條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舉措中,第一條就是:小學一、二年級不能留家庭作業,更不能給家長布置作業。這所小學目前的做法顯然和規定相悖。同時,在北京市教委還規定,嚴禁學校以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排名,并限制了考試的次數。對于這兩點,記者今天實地走訪的兩所學校都沒能做到,一群四年級的小學生告訴記者:
記者:課堂都有測試是吧?
學生:每學完一個單元都有一個測試。
記者:測試是怎么樣,是做卷子嗎?
學生:對!
記者:卷子得做多長時間?
學生:得做一個課多一點的時間。
學生家長表示,雖然學校不會采用張榜的方式對學生成績進行排名,但是實際上,公開宣讀學生的考試成績做法,使得每個學生都清楚自己在班級中的位置:
家長:現在不叫考試,叫自測。它不排名,但是老師會說今天有幾個100分、幾個99分,你說你考試考了80分,自然就能大概知道排名了。
采訪中,一位五年級的學生能夠清楚地告訴記者自己在班中的排名。
記者:考試會給你們一個排名嗎?
學生:不會。
記者:但是怎么知道你自己的成績呢?
學生:但老師會念成績、發卷子。
記者:比如某某你多少分,某某某你多少分。
學生:對,
記者:你考多少名?
學生:我在班里排在前五。
現實壓力使家長擔憂政策為"無本之源"
學校、老師也許沒有刻意進行排名,但是以考試分數為依據的排名,在學生心中根深蒂固。對于這次細化實施的減負措施,家長除了些許的高興外,也表現出了擔憂。一些家長擔心,減負會影響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效果,反過來,又要額外通過家長輔導、校外補習班給孩子加碼:
家長:像語文,一年級就特別長的課文,生字特別多,如果只靠課堂上的時間,根本就記不住,回來還需要復習,教材的難度就在那里擺著呢。
家長:很多負擔來自家長對于孩子業余時間的安排,比如說上各種各樣的補習班什么的,可能會有更多的負擔。
家長:還是別一竿子、一刀切絕對都減負,我也不贊成,完全都"放羊"了,我也不贊成。字詞,原來要求寫三遍,現在只能寫一遍了,孩子又小,又住校,如果自己再不會在學校復習,我挺擔心他時間長了忘東西的。
有的家長則表示,由于中考、高考按分數錄取的現實壓力,在目前小學、中學階段倡導減負,雖然是一種美好的設計,但更像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沒有立足的根基:
家長:高考政策就是憑分,只要高考制度不改,90%的家長都要讓孩子加碼、加磅,最后那一碼還是分,高考是這樣,那你中考、考高中呢,說破大天還是分。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附中校長王錚就表示,需要建立分數以外更為科學的學生評價機制,促進學生全面地發展。另外,也需要給予大學更多地自主招生權,不能以統一的分數作為衡量標準:
王錚:分數只是一個紙筆測驗,它能表現出來的分數非常有限,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應該是綜合的。第二,現在大學招生跟大學無關,是計算機在招生。每個大學自己的特性和方向是不一樣的,它對學生考察、需求的重點也是不一樣的,這也應該存在一種差異化。大學要想真正地辦出自己的特色,辦好學校,必須有充分的自主權。
學大教育小升初英語1對1個性輔導,短期培訓效果好,咨詢電話:400-059-4258
入學幫助熱線:010-51268841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幼升小升學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