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關注:19年7月國際學校開放日全國優質國際高中國際初中國際小學推薦
2013年中考語文在考試過程中,很多學生在閱讀理解方面比較差,卻不知道問題出在了那里?下面來看看黃老師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一)孩子理解能力弱,問題出在哪?
1.從一個初三中考學生講起
我們認為孩子理解能力弱,主要來源于兩個最直觀的判斷:一、這孩子理解不到"點兒"上;二、孩子遇到閱讀理解題便犯難。
在與我接觸過的家長中,70%以上的家長都會反映孩子理解能力弱,然而事實是,一個人在答語文閱讀理解題時,不管對錯,起決定作用的不是他(她)自身理解能力的高低。孩子在做閱讀題的時候表現不好,問題往往是出在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弱上。
記得2006年春節前,應《合肥晚報》社的邀請,去合肥做一個有關中高考語文的講座。臨走時一位郭姓同學的家長想辦法找到我的住處,說她的孩子小學時很調皮,語文沒學好,現在要中考了,其它科都不錯,就語文閱讀每次扣分特別多,問我怎樣快速提高。
當時她也帶了孩子幾次考試的試卷來,試卷上凡是有關中心思想、人物情感、某事物所代表的象征意義一類的題,基本以全軍覆沒的情形表示著它們存在。因為當天晚上就要回北京,所以給他提了一個非常簡單的特殊作業--要求孩子在春節期 間每天拿一篇千字左右的敘事或抒情性散文,只做劃分層次和概括大意的練習,其他復雜的事都先不用做。
這個孩子看上去非常的瘦干精神,給人的印象是那種調皮得怎么閑也閑不下來的學生,心想這份作業他不一定會去用心完成。等到過完年后有個《江淮晨報》的講座活動。她母親知道我又到了合肥,便帶著他來見我。
令我出乎意料的是,他在這十幾天中,不但作完了十多篇文章,還每天自己增加了一篇,總共近三十篇文章的題,被他工工整整地寫在一個新的筆記本上。
我當時被這個學生的認真給打動了,答應家長利用后面的時間給他上課,家長立即攢了個五人的小班。于是我住的賓館成了我們的臨時小教室。給他們上了三個半天的課;貋砗笪覍iT給這五個孩子開了個網站,每周五我在網站上上傳閱讀和作文試題,他們每周二交作業。雖然隔著千里,但這五個孩子每次作業都交得非常及時。我把每一講作業的講評錄成音頻,由他們下載。半年后,他們五孩子中,只有一個孩子沒能進入省重點中學。
當時敢收那個孩子,還有一個原因是,他那段時間的強化訓練,使得原本偏弱的概括能力得到了較好的提升,余下的表述能力的提高,后面的時間是足夠了的,只要他的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得到了加強,理解能力的問題便會迎刃而解。
2.理解能力弱是個偽命題
除了賞析能力以外,學生最頭疼的是理解能力題,我以前在講座的時候做過,沒有一個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問題的,如果孩子的理解不到位,往往是兩個能力出了問題,第一個是概括能力,概括的時候沒有抓住主干。
(1)概括能力弱的緣故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想正確理解一個人說話的意圖,首先要能簡潔、準確、完整地概括出他都說了什么,很多題看上去是一道理解題,其實要答對題,考的是學生的概括能力。
比如有次我跟學生講了一個例子,吉鴻昌被國民黨抓起來之后,一頓毒打,要他招供,他怎么都沒招供,到最后把他押到刑場上去,殺掉他的,臨死之前他就說了一句話,殺掉我一個,還有四萬萬中國人。
然后我問,這能表現吉鴻昌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結果有孩子說,他說他是一個大結巴。因為他把四萬,說成"四萬萬"了。
當她把概括的重點放在"四萬萬"上時,他得出來的理解結果--他是一個大結巴。
但是我們再換一個理解,有的孩子是這樣概括:敵人對他進行了嚴刑拷打,他仍然沒有說,他把這部分概括出來了,表現的他什么樣的特點?答案是寧死不屈。
也有同學是這么概括的:文章中他臨死之前說殺掉我一個,還有四萬萬中國人,表現了他的樂觀精神。
同樣一道題,因為概括重點的不同,最后的理解結果完全不同,所以說如果發現孩子理解能力弱,往往是概括能力的問題,沒有概括到重點上,或者是概括重點時有所偏失。
(2)表述能力弱的緣故
有的學生概括能力沒有問題,但是表述能力偏弱,所以我把理解和表述能力放在一起來講。
表述能力有問題,能常體現在他找不到一個恰當的詞語去概括某人或某物特點。
另外,理解能力好不好,還要通過表述能力來體現。如果你組織的語言不能準確、有條理地表達你的思想,即使是你心里明白,在老師看到,這道題你還是沒能理解正確。
3.閱讀理解能力弱怎么辦?
綜上所述,理解能力題雖然考得多,但在語文閱讀考試中,嚴格意義說上他不是一種單獨的能力,而是介于概括以能力和表述能力之間的一種思維推理活動,因此,閱讀理解能力的訓練和提高,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入學幫助熱線:400-805-3685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國際學校擇校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