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提供國際學校擇校、備考、國際學校說明會等信息服務!
廣州中小學招考政策及時間表敲定 6月26日、27日小學畢業考試 隔天民辦初中聯考
《2013年廣州市中小學招生考試工作意見》審定稿與《征求意見稿》的最大區別在于三個方面:
●中考[微博]的“指標到校”政策3年后再執行;
●越秀、荔灣、海珠在中考招生中仍視為同一個區;
●今年廣州市的省一級公辦高中招收擇校生的比例降至15%以內、明年將停招擇校生。
廣州市教育局昨日通報,《 2013 年廣州市中小學招生考試工作意見》業經廣州市招生考試工作會議審定、市法制辦審查同意。記者發現,這份審定稿與《征求意見稿》的最大區別,在于三方面:中考的“指標到校”政策3年后再執行;越秀、荔灣、海珠在中考招生中仍視為同一個區;今年廣州市的省一級公辦高中招收擇校生的比例降至15%以內、明年將停招擇校生。
此前,中考新政經反復討論、作出修改的情形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焦點。因此定稿的改變對市民來說并不意外。同時,市教育局公布了關于2013年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工作時間安排等事宜。6月26日、27日將舉行小學畢業考試,而民辦初中的聯考時間為6月29日。也就是說,今年“小升初”的學生要接連趕考。
“指標到校”:
3年后30%優質學位分配到初中
文件規定,根據國家、省的有關政策要求,結合廣州市實際情況,執行示范性普通高中當年招生計劃的一定比例直接分配到初中學校的政策(即“指標到校”政策)。即今年按照上級文件精神,制訂方案并公布,三年過渡,2016年具體實施;2016年至2018年,指標分配的比例為30%,今后視實施情況和上級文件規定再作調整。其中省、市屬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標生計劃面向全市分配,區(縣級市)屬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標生計劃面向本區(縣級市)分配。具體另行制定。
這意味著,備受爭議的“指標到校”將緩行,2016年再執行。記者了解到,這個結果基本符合部分之前一直抗議今年就執行“指標到校”的家長[微博]的訴求。
“分區招生”:
越秀荔灣海珠仍作為同一個區
在之前公布的征求意見稿中,計劃今年起“老三區”即海珠、越秀、荔灣分開招生。這項內容也引發巨大爭議。
此次公布的政策表明,今年“老三區”仍然視作同一個區招生。
文件中談到:省、市屬的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廣東實驗中學、廣雅中學、市執信中學、市第二中學、市第六中學、市鐵一中學、廣大附中、廣東華僑中學、市協和中學、市美術中學、廣州外國語學校等12所普通高中學校面向全市招生。其中廣州外國語學校、市美術中學的特色生班安排在提前批錄取前獨立招生,市美術中學的其余計劃按學校等級的相應批次招生,其余10所省、市屬普通高中學校安排在提前批招生。
“叫停擇校”:
明年起廣州公辦高中停招擇校生
文件規定,省一級公辦普通高中以學校為單位將招收“擇校生”占當年招收普通高中學生計劃數(不包括擇校生數)的比例降到15%,市、區(縣級市)一級公辦普通高中學校招收擇校生比例最高不得超過招生計劃數(不包括擇校生數)的10%。
根據《教育部等七部門關于2012年治理教育亂收費規范教育收費工作的實施意見》(教辦〔2012〕4號)要求,2014年起,廣州市公辦普通高中學校停招擇校生。
小學4月30日前
發布招生簡章
在小學招生時間安排方面,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云、黃埔、蘿崗等七個區小學,將在4月30日之前,發布招生簡章。5月11~13日進行新生報名。
家長最快可在6月9日收到錄取通知單,6月16~17日進行新生注冊。番禺、花都、南沙、從化、增城等五個區(縣級市)可參照上述時間進程開展小學招生工作。
在初中招生方面,6月26-27日舉行小學畢業考試。小學畢業考試由學校自主命題,嚴禁實行區(縣級市)或鎮街小學畢業統考。而記者了解到,今年的民辦初中聯考定在6月29日進行,超過4萬小學畢業生進行畢業考后,隔天就將奔赴民辦學校考場趕考。
各區、縣級市電腦派位、對口入學安排等時間由各單位結合實際工作自行制定,并及時向社會公布。
今年將檢查
入學率輟學率
教育部門要求,今年全面實施“中小學招生陽光工程”;要嚴格按照全市既定的時間安排開展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工作,嚴格執行課程計劃。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要加強摸查工作,切實保障適齡兒童按時入學;要密切跟蹤小學畢業生的升學去向,落實好“防輟”的相關措施等。
值得一提的是,今秋廣州市教育局將對各地“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生年輟學率”、“九年義務教育保留率”等有關指標進行檢查。
非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升學面臨困境
留,難升公辦高中
走,一切重頭再來
廣州宣布,從明年起公辦高中將不再招收“擇校生”,而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將通過“異地中考”政策入讀公辦高中。這一政策使得一個特定的學生群體陷入尷尬:他們的父母不在廣州市工作,但他們已經在廣州入讀了初中、一心希望通過“擇校”的途徑進入廣州的公辦高中。由于不符合廣州市公布的“異地中考”三個基本條件,他們明年也無法走“異地中考”的路入讀公辦高中。如果回到原籍,他們恐怕要一切重頭再來。日前,來自佛山、江門、茂名等地的近300名家長多方奔走,并向媒體報料,呼吁廣州市教育部門制定相應的政策,讓目前已經進入廣州市初中就讀的學生“平穩過渡”。
來自佛山的家長馬先生和張女士面臨相同的情況:大人的戶籍、工作都在佛山;孩子戶籍在佛山,但在廣州的民辦初中讀初二,都是寄宿生。如果留在廣州升學,則很可能只能報讀民辦高中。馬先生和張女士表示對這樣的結局“不能接受”。他們認為,當年小升初的時候,是根據廣州市當時的小升初、中考政策作出的選擇,如今政策說變就變,“買單”的難道只能是無辜的學生?
近期,廣州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就這部分外地家長提出的訴求,與5名家長代表進行了溝通。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明年取消高中擇校生是教育部的文件規定。廣州有非戶籍學生54萬人,所以明年異地中考要充分考慮廣州教育承載力,充分考慮各方利益。“目前,廣州已有異地中考原則,明年具體的條件要測算和研究。”
入學幫助熱線:010-51268841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幼升小升學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