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提供國際學校擇校、備考、國際學校說明會等信息服務!
2014年,首個微信時代全國“兩會”,新華社邀請近百位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和各界專家組建“兩位微談”微信圈,每日就熱點話題進行在線討論,集成報道。26日,代表委員和專家學者進行了第一期“微信訪談”話題。
【主持人】近日中國中東部地區大部分省份再次被重度霧霾籠罩,監測顯示今日北京PM2.5指數繼續爆表,局部超500,霧霾之下,新聞不斷:石家莊一市民就霧霾污染起訴市環保局,北大附中頂住市教委復課壓力給學生放“霧霾假”,網民熱議霧霾天工作應該發放“霧霾補貼”。霧霾下的“權利”如何保障?討論現在開始。
【交鋒一:霧霾補貼,該不該有?】
【銳數讀】新華社聯合數托邦創意分析工作室抽取了騰訊微博、新浪微博從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1月31日共105684條有關“霧霾”的微博,網民在談論時,“霧霾補貼”和“霧霾假”是大家談論的高頻詞。那么這補貼該不該有,大家說說吧。
【銳微談】
全國人大代表朱海燕:應該差別發放,室內和室外工作的影響程度就不同。
廣東省衛計委副主任廖新波:該發,但不分職務與工種,在一定值霧霾環境下生活的都該有,因為在家在哪里都不可避免。WHO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已將室外空氣污染列為人類致癌物(一級)。
網民@lixia12 等:怎么發是個標準問題。但“霾補貼”計算起來不容易啊。
廖新波:發放標準確實不好定,比如可在pm2.5達到某值狀態下發放,像高溫補貼一樣制定標準。
網民@游來游去的老徐等:同意。發的錢是不是可從排污企業、汽車使用者等處收取。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胡永華:錢不可能由企業出,因為沒有這方面法律,而且產生霧霾到底算自然還是人為、算企業還是居民都還無準確定論。
全國政協委員、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紅宇:如霧霾補貼還存在法律空白,應盡快立法立規,使這種補貼有法可依。
廖新波:補貼可促進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相比干凈的空氣,誰會愿意拿霧霾補貼?!
朱海燕:(贊)
育路中小學教育網
入學幫助熱線:010-51268841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幼升小升學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