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提供國際學校擇校、備考、國際學校說明會等信息服務!
教育改革,需要各種大膽的嘗試。這不,一項頗受關注的新政策日前又出臺了。2月22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里面明確提到,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也就是說,8月31日有可能不再是小學入學鐵定的截止日期了。近些天,關于此項政策的討論,一直高溫不下。
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小學一年級兒童入學的截止日期上。因為有消息說,很有可能根據新政,一些地方小學一年級兒童入學的截止日期會調整至當年的12月31日。支持一方的觀點是,同一年出生的孩子,自然應該在同一年入學,F在的孩子成熟早,許多小朋友雖然不到6周歲,但是自理能力已經很強,不用擔心這些孩子入學后適應不了的情況發生。而且,此政策出臺后,孩子將在9月出生的準媽媽們,不用再著急忙慌地把寶寶的出生日期通過各種催產方式提前到8月了。反對者則認為,首先,9月份出生的孩子不著急了,可是來年1月份預產期的準媽媽們著急了。為了孩子能提前一年上學,也同樣會有心急的媽媽們想盡辦法提前生產。另外,以前孩子們是7周歲入學,現在降低到6周歲,孩子們已經被迫縮短了一年無憂無慮的學齡前生活。6周歲的孩子入學已經壓力很大,何況不足6周歲的孩子。入學年齡過早,哪怕是只早幾個月,都會給學生和學校帶來比較大的壓力。“一年級的系統化學習,對于不滿6周歲的孩子來說是比較難完成,無論是從握筆、專注力、模仿力、理解力等方面考慮,實在不適合再提前入讀年齡。”持這種觀點的,以小學老師居多。
兩種觀點,都有道理。但其實,一年級小學生入學年齡應雙向放寬。小學入學的年齡標準,應該基于孩子個體的發育程度。也就是說,有些小朋友,打小就是學習型人才,自理、自律能力強,6周歲左右入學接受義務教育,完全能夠應付自如。這樣的孩子,如果家長、本人都愿意,為何不能經學校的考核后早些入學呢?但同時,也有不少孩子,在6周歲的時候根本沒有達到相應的自理、自律水平。上課精力不集中、學習永遠處于“被動挨打”的狀態,甚至有些孩子入學后還會有尿褲子、自己不能吃飯等等情形,這類孩子,就應該允許他們晚入學一到兩年。也就是說,孩子能否進入小學,關鍵不在年齡,關鍵在于他們的智、體兩方面是否已經為入學做好了準備。
我們來看看《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1986年施行,2015年修訂)中是怎么說的:凡是滿6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應當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可以推遲到7周歲入學。
其實,越來越多的家長已經體會到,入學的時間,應該遵循孩子身心發展的自然規律。過早上學,并不一定就是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的好辦法。特別是在二孩紛紛出生的時期,更多提前上學孩子的“痛苦經歷”會讓一些心急的父母們冷靜下來。孩子受教育,絕對不應該只看小學入學的先后,而是應該把眼光放遠。一般來講,年齡略大的孩子,在學習和其他集體生活中,是比較占有優勢的,也相對更有自信。
因此,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在執行教育部關于小學生入學年齡限制的新規時,應該不僅僅因地制宜,更應該“因人而異”,雙向放寬,允許孩子們在更適合入讀的時段入校學習。
復制zxxzxb_yuloo添加關注公眾號,或下拉掃描二維碼進行關注,實時推送相關新聞資訊!
入學幫助熱線:010-51268841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幼升小升學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