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提供國際學校擇校、備考、國際學校說明會等信息服務!
這一次,多多將和強大的班主任后援團,
一起帶給大家全新原創、實用好圖文
特別鳴謝:
小學資深班主任小丫、初中資深班主任麗麗、老葛思維精華的助力
多多老師與眾班主任提示:教育其實很簡單!
如果你覺得難,那是你——走錯路啦!
小丫班主任吐槽:
在我們班,有這樣一個孩子,他不笨,但就是太搗亂了。拽這名同學的頭發、踢那名同學的凳子,他一個人,常常搞得整個班級雞飛狗跳。于是,我用心編輯一條短信發給家長,期待家校聯合,共同努力管孩子。沒想該家長一盆涼水澆過來:我家孩子就這樣,你們當老師的就要適應不同的孩子!瞬間,我感覺自己的心哇涼哇涼的。
作為老師,即使一個孩子的行為再讓人怒恨交加,我都會在心中默念10遍:他還是個孩子!他還是個孩子!……耐心!耐心!……
但很多時候,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耐心和信心,卻常常被家長反駁打擊的支離破碎,瞬間感覺對這個孩子再也愛不起來了。
面對這樣的家長,我只想說:不是我不喜歡你家孩子,而是你這個家長太討厭了!
小丫老師總結了這五類家長,被老師推選為最討厭的家長,家長朋友們注意了,千萬別踩雷!
第一類:和老師唱反調的家長,老師說一句,家長頂十句!
老師發:尊敬的家長,王曉曉同學最近成績下降了不少,作業題目寫的黑乎乎一片,家長要做好督促工作。
家長回:老師,作業都是小case,只要考試不這樣就好啦……
老師發:尊敬的家長同志,王曉曉這學期成績可是最后一名,如果再這樣下去,我可能會要求您來陪孩子一起上課。
家長回:沒看過您這么矯情的老師,我來陪孩子上課好啊,我還能陪孩子一起考試呢。。。
老師發:家長有時間的話,當然可以,非常歡迎。
家長回:那我孩子不會,我能告訴他嗎?
……
面對嗆聲讓人無語凝噎的家長,再面對其毛病多多的孩子時,老師又如何做到不生氣?不憤怒?不發火?
多多語
一個班級內孩子之間的競爭,有時也是家長綜合素質及水平的競爭。家長懂得尊重老師,孩子才能對老師有禮貌;家長尊重老師,孩子才能對老師更加信服,學習才能更起勁兒。
一個班上有幾十名學生,老師不可能做到嚴格意義上的一碗水端平,但是,老師對孩子的態度,也常常取決于父母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對老師的尊重程度。
因此,家長不尊重老師、與老師唱反調、對著干……這些行為是最最不明智的。
第二類:總在微信群里刷廣告的家長,是想把大家當做提款機嗎?
自從微信社交成為了每個班級不可缺少的交流平臺,家長和老師的溝通方便多了。老師會在群里公布一些重要消息,家長有事也會通過微信找老師進行溝通。
但有時,一些家長不自覺的行為卻讓班級微信群變了味,“嘀嘀”幾聲響,不是廣告,就是曬單圖,把班級微信群中的家長們當做了自己的潛在客戶。
現在班級微信群充斥著代購的味道,失去了原本的作用,不僅如此,就連老師發布的重要消息,也被頂得無影無蹤,為此老師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復留言,無端增加老師的工作量呀。
多多語
“家長微信群”變味成了許多人的煩惱,它就像塊雞肋,讓人去留難抉擇。
多多建議老師和家長共同訂立一個“群規”,所有的家長進群前要熟讀群規,自發性的保證微信群的良好環境。
在此,對于那些不小心破壞了“群規”的家長,多多也想說一句話:在家長群中,你代表的是孩子。你不遵守“群規”,家長及孩子們評論的是我家孩子,請不要讓他幼小的心靈受到指點。
第三類:家長會總不來的家長,孩子是您充電話費送的嗎?
家長會,總見不到家長的影;
有時來了,不是接電話,就是發微信,手機根本不離手;
班里有任務,家長不幫孩子完成;
學校有活動,家長不參加;
面對這樣的家長,老師們都想沖動地問一句:你家孩子是沖話費送的嗎?
多多語
孩子的教育并不是僅僅通過學校教育就能完成的。比如,孩子習慣的養成、性格的培養……有的需要家庭教育來完成,有的則需要家校聯合。所以,家長千萬不要把家長會當成一種形式,它其實是你了解的另一個渠道,同時又是家校溝通的一個紐帶。
另外,對于老師留的一些“手工類”的作業,多多也想多說一句:是的,這類作業孩子一般都不能自己完成,需要家長的幫忙。這并不是老師為難家長,而是給家長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親子一起其樂融融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的機會;親子一起共同面對困難、解決困難的機會!
很多時候,教育是簡單的,還是困難的,真的取決于家長怎么看待它!
第四類:總跟老師告狀的家長,雞毛蒜皮的事就不要來找我啦
“老師孩子紅領巾沒帶您就當沒看見吧,畢竟我們都上班,特別忙……”
“老師我家孩子跳繩被班里一個學生搶走了,你得給我要回來……”
“老師,這次考試你給我家孩子少判了兩分,就差這兩分,我家孩子就能拿到獎勵了!”
“老師……”
每天接收到無數的消息,不論大小都像往垃圾桶里倒垃圾似的,一股腦交給老師解決。老師不是超人,有些事情能不麻煩老師的就不要麻煩老師了。
多多語
父母的格局眼界決定著孩子未來的境界。如果你眼里只有雞毛蒜皮的小事,孩子的性格也不會大氣。
另外,針對“少給孩子判分”這件事,多多要多說一句:孩子的成長需要經歷,為什么次次都要如他所愿呢?讓他經歷挫折,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這不就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挫折教育”嗎?
多從孩子成長的角度考慮問題,對老師多一份理解,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能更輕松!
第五類:在孩子面前說老師的壞話
一個平時沉默寡言的孩子,竟然在課堂上跟老師頂起嘴來,而且還脫口而出:“像你這么不負責任又沒有能力的老師,就應該回家帶娃!”
老師自然很生氣,同時也很納悶: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說出這樣的話呢?
后來一問才知道,是孩子的媽媽總在他面前說:“你們小劉老師不行,要文憑沒文憑,要經驗沒經驗……”
沒有哪一個老師不希望自己的學生出類拔萃!而且老師的辛苦是別人看不到的,當別人在追劇或熟睡之時,老師卻在備教案、批作業、改卷子……說老師不負責任,事實上是對教師職業的一種侮辱。這同時也是最令老師痛恨的行為之一。
zxxzxb_yuloo添加關注公眾號,或下拉掃描二維碼進行關注,實時推送相關新聞資訊!
入學幫助熱線:010-51268841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幼升小升學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