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提供國際學校擇校、備考、國際學校說明會等信息服務!
大家都在關注:第二屆國際化學校擇校展非京籍幼升小國際學校
一年之計在于春,國計民生看“兩會”。近期以來,北京市各區“兩會”陸續召開,各區紛紛推出了重大教育舉措,亮點紛呈,讓廣大人民群眾對今年的教育獲得感有了更多的期待。下面就對2018年本市多區的教育新政進行了梳理,給大家分享一下:
東城區:把優質教育資源搬到百姓家門口
2016年2月,東城區發布《“十三五”時期教育事業發展規劃》。一年來,東城區圍繞全面提高立德樹人水平,加快發展普惠優質學前教育,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動普通高中多元化特色發展等主要任務,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把優質教育資源搬到百姓家門口。
1月8日、9日,東城區“兩會”先后召開,明確了2018年東城基礎教育的發展新目標。
2018年,東城區將啟動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多措并舉增加學位,提高常住幼兒入園率。
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要求和北京市對中心城區職業教育發展的定位,東城區將加快推進3所職業學校轉型,利用騰退空間服務中小學教育。
在全面落實中高考改革新要求方面,東城區將探索建立選科排課平臺,滿足學生個性化課表需求。
2018年,東城區將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繼續開展多渠道輪崗交流,不斷提高教師素質。
與此同時,東城區將深化校園內外安全聯動機制,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讓孩子安全、家長放心。
西城區:加大“第十二學區”建設
近年來,西城區立足“推動管理轉型,提升教育品質”,教育整體布局已經基本定型。下一步就是如何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重點解決好學前教育供給、義務教育學位不足、民辦教育機構管理以及推動教育改革提升活力等方面的問題。
1月11日,西城區“兩會”新聞中心召開第三次新聞發布會。2018年,西城區將持續深化教育綜合改革,讓教育改革成果更好地惠及每一名師生。
全面實現學區制工作的“西城模式”——即樹立大教育觀,統籌社會和教育資源,建立教育資源統籌使用平臺,教育理念方法及經驗交流的平臺,教育服務社會、社會支持教育的互動平臺。
全面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今年將新建4所教委直屬園,實現轄區內15個街道公辦園全覆蓋。同時,將對18所民辦幼兒園和各級各類幼兒園實行業務統一管理。今后,民辦幼兒園園長和教職工將有權利享受全市統一的職級津貼,參加全市統一培訓,2018年實現培訓全覆蓋。
加大“第十二學區”建設——在現有11個學區的基礎上,加大“第十二學區”的建設力度,即統籌西城區定向安置房所在區西城教委承辦的幼兒園、中小學校布局,加強與西城定向安置房所在區(房山、昌平、大興、豐臺)的教育合作,提供優質教育資源,滿足具有西城戶籍、實際居住在定向安置房所在區的適齡兒童幼兒的入園、入學需求,有效緩解定向安置房所在區居民對優質教育學位的渴望。
此外,西城區將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為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優質教育做出貢獻,建設幼兒園和中小學,在教師培訓、教學資源共享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朝陽區: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長期以來,朝陽區把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作為構建和諧社會、促進民生幸福的重要內容。按照“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動態配置、高位均衡”的原則,朝陽區確立了“均衡發展三步走”戰略構想:第一階段,完成優質資源總量的擴充,迅速形成一大批規模合理、聲譽良好的學校。第二階段,縮小城鄉學校教育差距,實現優質資源在43個街鄉的全覆蓋。目前,朝陽區已經進入第三階段,即深化學區化綜合改革,努力構建“四帶十五學區”的教育布局結構,實現全區均衡的發展目標。
1月12日,朝陽區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召開新聞發布會,朝陽區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朝陽區計劃新建、改擴建7所中小學,新增優質學位8040個。同時通過集團辦學、深度聯盟等方式,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計劃使全區優質資源占比擴大到90%以上。
與此同時,2018年,朝陽區將啟動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擬通過資源擴充、安全穩定保障、隊伍優化等八大工程,計劃新增學前教育學位10000個,將各類型幼兒園納入級類管理,加強對無證辦園的幼兒園規范整治。
到2020年,朝陽區計劃實現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0%以上,進一步提升學前教育質量。朝陽區還將推進學前教育階段幼兒園管理星級分類改革,實施“示范園領航計劃”,打造優質幼兒園集群,保障學前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2020年末,朝陽區將力爭實現:專兼職特級教師數量達到400人左右;名校長、好書記數量達到100人;各級各類骨干教師占比超過50%。
面向未來,朝陽區將堅持普惠性、可持續、均等化原則,全力解決好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扎實推進民生優質化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讓廣大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提升獲得感。
海淀區:增加學前教育學位約2.9萬個
目前,海淀區是北京市基礎教育階段辦學規模最大的區,全區中小學幼兒園在校生32萬,占北京市1/5。此外,海淀區還有特殊教育學校、工讀學校、職業教育、社區教育、民培教育,已基本形成了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從學歷教育到文化教育培訓,類型完備、門類齊全的全民終身教育體系。
2018年,對海淀區廣大二孩“家庭”來講,絕對是個好年頭。從今年的海淀區“兩會”上傳來好消息。2018年,海淀區將啟動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多措并舉,增加學位供給。根據測算,未來三年,海淀區學前教育學位將有大的缺口,預計在2.9萬個左右。海淀區將通過挖掘潛力,給駐區高校、部隊、機關、企業分解任務等方式,補齊缺口,以滿足學前教育發展的需要。
此外,海淀區中小學規劃布局也正在分區域逐步完善。目前,首師大附中西北旺校區正在進行前期籌備工作,初高中部加起來計劃招收30個班。人大附中承辦的北京航天城學校將建設12年一貫制學校,計劃建設規模為72個班。
為服務于中關村科學城建設,海淀還將籌建國際學校,招收外籍學生,為海外高端人才、中關村國際社區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
2018年,海淀區還將建設教育學情數據中心,統籌教研、科研、招生數據,將為學生提供成長全鏈條的數據監測和診斷,服務學生的健康發展。
通州區:打造北京教育新高地
近年來,隨著“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建設力度的加大,通州區擴充優質教育資源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優質教育資源整體規模和水平與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還不匹配,尚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事業發展的美好愿望。
2017年11月21日,通州區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8年,通州區將加大教育改革發展力度,未來三年計劃新增優質幼兒園100所。完成人大附中通州校區改建工程,開工建設人大附中通州學校,加快黃城根小學、育民小學落地。引進歐洲設計學院,做好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建設服務保障,加快職成教育融合發展,構建學前教育、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成教育相協調的副中心教育體系。
隨著一大批市級優秀名校陸續落戶通州,通州區的教育水平將會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提升。2020年,通州區將成為北京教育新高地。
順義區:加快多所幼兒園小學建設工作
順義區的城市區域定位,是港城融合的國際航空中心核心區、創新引領的區域經濟提升先行區、城鄉協調的首都和諧宜居示范區,由此極大地推動了順義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給順義教育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機遇與挑戰,區域教育內涵式發展的訴求越來越強烈。
2017年12月27日,在順義區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順義區區長高朋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2018年,順義區將進一步擴充教育資源,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改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積極探索多元化辦園模式,大力發展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加快設立首師大附幼、城市學院附小,積極推進胡各莊小學、南彩一小等學校建設工作,廣泛開展河西河東、城區農村深度合作的集團化辦學。強化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工作,對學校、幼兒園進行全面監督指導。另外,城市學院順義校區三期也將開工建設。
昌平區:新增幼兒園、中小學學位4290個
近年來,昌平區深入推進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堅持均衡化、優質化“兩手抓”,進一步縮小城鄉、校際間教育差距,有效緩解擇校問題,探索形成了富有昌平特色的區域經驗,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和公眾滿意度。
1月11日,昌平區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召開,政府工作報告總結了2017年工作,明確了2018年工作任務。
2018年,昌平區將啟動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力爭新增幼兒園、中小學學位4290個。加快清華附中昌平學校、第二中學等項目落地,實施清華附小、育新學校擴建工程。
昌平區將以創新發展激發教育活力,以協調發展優化教育結構,以綠色發展引領教育風尚,以開放發展拓展教育資源,以共享發展促進教育公平,不斷滿足群眾的教育需求,辦好人民滿意的昌平教育。
懷柔區:將新建一所12年一貫制學校
懷柔區是遠郊區。近年來,針對山區大平原小,教育發展條件相對滯后,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實際,懷柔區通過深化教育供給側改革,不斷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著力擴大優質資源覆蓋,提高教育供給水平。懷柔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并不斷創造輝煌。
1月9日,懷柔區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會議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對2018年的工作進行了規劃和展望。
在教育方面,2018年,懷柔區將加快一零一中學懷柔分校擴建,確保2019年投入使用。推動新建1所十二年一貫制一體化學校、1所幼兒園、1所小學、1所初中開工建設。吸引社會資本,推進國際化學校規劃建設。加快推進懷柔科學城教育配套設施建設。懷柔區將繼續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從學校地域的特點和自身條件出發,使不同的學校辦出特色,縮小學校之間的差距。
門頭溝區:撥專款為山區學校聘外教
門頭溝區98.5%的區域屬于山區。近年來,門頭溝區加大教育經費投入,不斷完善教學配套設施等硬件建設,在教育改革的推進力度上狠下功夫,引進名師名園名校,教育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全區整體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群眾對全區教育滿意度顯著提升。
根據門頭溝區“兩會”披露的信息,2018年,門頭溝區將大力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持續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通過提升山區中小學幼兒園硬件設施整體水平,撥專款繼續為山區學校聘請外教,穩步推進集團化辦學和學區制改革,加快景山學校門頭溝校區建設,為本地山區教師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等一系列舉措,擴大開放辦學,完善城鄉教育布局,提升師資水平,確保每個山區學生都能就近上學、上好學,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復制zxxzxb_yuloo添加關注公眾號,或下拉掃描二維碼進行關注,實時推送相關新聞資訊!
入學幫助熱線:010-51268841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幼升小升學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