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第一題簡述藝術創新與藝術欣賞的關系。
第一它們以藝術作品為中介,勾連起兩者。而前者是創作者和作品的關系,沒有創作者就沒有作品,所以創作是很重要的。而沒有藝術欣賞,藝術作品的價值也就無從體現,所以也很重要,這兩者都處在這樣一個重要的位置,所以它們也有一種相對的很密切的關系,他們通過對于藝術作品的勾連當中產生間接的聯系,不直接,但是很密切。
第二個方面說到藝術創作者提供了藝術欣賞的對象,而藝術創作者個人的經歷和學識等等這些都對藝術作品的風格、特征等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換一個角度,從藝術欣賞的角度,就是我們講到的,一方面藝術欣賞者對作品的接受可以肯定或者否定這個作品實際的價值,他們的接受活動、欣賞活動使這個作品的意義得以真正的實現。因為沒有藝術欣賞的時候這個作品的意義是沒有辦法得到現實化的,是一個潛在的價值,現在這個價值被突顯出來了。同時講到一點,就是意識欣賞往往會給藝術創作者一個反饋的意見,一方面藝術創作者通過自己的藝術活動會影響到欣賞者,影響他們的審美觀和價值觀,返過來,藝術欣賞者有時候會對藝術創作者的本人產生一種反影響,我們叫做反饋。我們欣賞不欣賞你的作品,你的作品有什么問題,我們會把這些意見表達出來,這些也會慢慢的影響,甚至引導藝術創作者未來的創作。它可能會感到自己過去一些創作當中不好的部分,可能會迎合藝術欣賞者的要求創作新的類型等等,這些都是對于藝術欣賞者對于藝術創作者的反作用。
第三從藝術學的發展上講,或者說從理論上面來講,人們應該說首先注意到的是藝術創作者和藝術作品的關系,20世紀60年代以來,慢慢的人們把議論的重心放在了藝術欣賞者的上面。因為我們認為,最終決定人類對作品創作評價的仍然是大量無數的欣賞者,或者說是這樣一個人群決定了對作品價值的判斷。這個時候慢慢從理論上就提高了藝術欣賞的地位,一方面這是研究的進步,認識被深化了。但是帶來的負面效應就是我們產生了一種錯覺,就是我只要了解藝術欣賞者他們要什么,我再去迎合他們就好了。這樣就帶來了一個誤區,就是一味的迎合欣賞者,一味的降低自己對藝術的理解去迎合欣賞者,這個其實對于藝術來說是很大的傷害。特別是表現在今天這樣一個文化市場的環境里面,就是我們把藝術當做一種商品來看待,這個時候你會覺得消費者都是上帝,會有這樣一個觀念出來。藝術創作者自己的地位仿佛是下降的,其實這個會帶來一個負面效應,就出現了所謂媚俗的藝術。所以從好處和壞處,在理論上把這些問題再講清楚。
第四我們要努力的促成藝術創作與藝術欣賞一種良性的互動關系。讓兩者的關系趨于高度的和諧,而不是矛盾。我們強調要統一,而不要矛盾對立,這樣的觀點是非常有利的。對兩者要同樣的重視,我們要鼓勵那種多樣化的創作,鼓勵深度的創作,鼓勵出精品,這是對藝術創作的一種態度。對于藝術欣賞,我們要想辦法豐富這種文化的市場,用文化和藝術的大繁榮和大發展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生活的要求,也就是滿足大量藝術欣賞的要求,而且還能夠用藝術這種精品來提升藝術欣賞的水準,這也是促進了整個社會的發展。如果這樣講的話,我們就是和理論以及世界能夠掛上鉤,使答題的同學對現實和理論都有一個全面的關注。
我們下面再來看第二題,簡述藝術家的尊嚴。
第一段應該講這個題目不屬于嚴格意義上的理論題。因為像尊嚴這樣的命題應該是倫理學的命題,但是它有時候在交叉的命題當中會出現在藝術活動當中,比如現在可能有些人覺得我搞藝術的為什么沒有尊嚴等等,它是跟現實關聯度比較高的問題。我們來看作為一個理論化的理解或者理性的理解,我們可以從哪幾點來講這個命題,首先我們來講一下藝術家的問題,還是那個觀點,就是你先要說什么時候一個人可以被稱作藝術家,要把這個定義答一下,在答這個定義的時候,給大家一個建議,把一般的藝術生產者和藝術家做一個區別,因為一般的藝術創作者或者生產者,這個從業人群非常多,但是實際上我們能稱為藝術家的只是其中的一少部分,這一少部分的藝術家決定了大眾對藝術工作者的認知,他們樹立起了一種人格的典范,或者一種藝術創作或者藝術生產的標準。我們對藝術家的印象實際上是由他們來確定的,所以這部分人他們的地位是比較重要的,他們對大眾的影響,包括他們維持藝術家尊嚴的方面,他的貢獻應該是很突出的。講完這樣一個定義之后可以簡略的講一下藝術家的作用,他提供給人類精神食糧,提供給我們的藝術產品,提供給我們藝術消費對象的作用。因為有這樣一個作用,所以在整個藝術過程當中他的地位是很崇高的,我們把藝術家稱作人類靈魂的塑造者,人類精神的表達者,明顯的在地位上面定義很高,同時他們留下來的這些作品是人類精神文化遺產的一部分,這是對整個人類文化史的價值。所以很容易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就是,藝術家是一個充滿尊嚴的,有尊嚴感的一種人群,第一段講完了這個道理就好了。
在第二段當中我們要講一下一個藝術家的尊嚴體現在哪幾個方面。首先一個藝術家肯定要尊重自己所從事的藝術,你要在了解自己藝術的這些技巧,了解自己藝術的本質,了解藝術的理論等等這些之后有了一個思考。我們經常講敬業,對于一個藝術家來說他的敬業就體現在對自己藝術創作本身的尊重上面,不是以一種無所謂、游戲的心態創作,相反是帶著驚異創造的。還有一點表現在要尊重消費者,尊重大眾,這種尊重是一種平等的尊重,既不把大眾和消費者當做一些特別弱的,只能夠被動的接受我作品的這樣一些人群,同時也不把這些大眾抬高到上帝那樣一個位置上去。像我們說欣賞者就是上帝,接受者就是上帝等等,這樣一些觀點也不行,要平等尊重,要相信大眾和接受者是有判斷力的。要相信他們能夠了解自己藝術的這種深度和好處在哪里,通過作品向大眾傳遞自己的所思所想,跟大眾進行交流,這種平等的姿態是對大眾最好的尊重。在尊重藝術和尊重接受者這兩者的基礎上要尊重自我,不要把自己的地位放得比大眾還低,也不要放得比大眾還高。也不是說我是大家的導師了,我是大家的上帝了,這是不對的,也是一個尊重自我的表現。講到這樣三點,尊重藝術、尊重大眾和尊重自我,這就是藝術家尊嚴的基本內容和基本保證。
在講到第三段的時候,我認為我們要解釋一下,就是從歷史上看,藝術家的尊嚴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到18、19世紀藝術家的地位才越提越高。在現實當中,在現代社會,隨著基本的進入,文化被當成一種商品,藝術也被當成一種商品,藝術家的地位這個時候慢慢的再次回落,從過去很低,到很高,到現在再次回落,甚至提出了藝術要服從市場的要求,提出這樣一種觀點。我們今天對藝術加的尊嚴應該有一個重新的認識,這是在歷史上做的梳理。
最后提出我們的觀點。首先我們說,在今天我們國家的文化事業和藝術事業正在大發展當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好的情景,就是在第三段里面提到的藝術的拜金主義,藝術屈從于資本的要求藝術有媚俗化的傾向,甚至藝術還有意識形態的東西。現在提出來,要反對藝術資本和意識形態對藝術的主宰,要維持藝術的品位,以優質的作品贏得大眾的喜愛和尊敬,這樣才能真正捍衛藝術家個人的尊嚴。就是說把藝術的活動歸還于藝術,把影響藝術的因素擋在藝術的創作之外,這個工作也需要藝術家主要的承擔和完成,才能捍衛藝術家個人。有了定義,有了歷史,有了現實,也有了一個態度,也是比較完整的解答了這樣一個問題。
有時候我們在看到一個問題的時候,它跟理論的體系或者學科體系不是結合得很緊,相反的有點游離的,但是又沒有完全游離出去,畢竟是現在大家關注的一個話題,如何把這種話題理性化?用這種有理論感、有邏輯性、有態度的這樣一種闡述把這個話題講出來,講清晰,這樣的話這個題就可以達到一個比較高的分數了,而并不是說一定要把這個話題上升到特別純的理論程度,達到一個很深的深度,沒有必要,這也是命題者的一種考慮,就是說會判斷大家是不是對當前的一些問題有一個自我的態度,有一些利用已知的理論和歷史知識對現實的一種解釋,得到一個結論,這個其實更多考察的是能力。
從這一點上來講,今年的命題等于是給了所有的考生一個發揮的機會,因為像藝術家的尊嚴這樣的題目不會有一個固定的答案,有相對固定的一些評判標準。比如說你對價值的判斷,你對意義的理解,你不能是以一個否定的,一種沮喪、厭世的態度理解這個問題,如果你是積極、正面和向上的價值觀,這道題目也可會拿到一個基本的分數,如果從理性、邏輯和歷史上面闡述的話分數還會更高。大家也不要特別的焦慮,如果大家在系統學習的過程當中,比如說大家上過這樣一個班,把補習的過程堅持下來,并且是主動的去思考和理解的話,相信大家應該有足夠的能力來應對這樣的問題,不至于一籌莫展。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口腔醫學在職研究生有專業型碩士和學術型碩士,專業型需有口腔醫學專業學歷且有執業醫師資格等,學術型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等。多所院校招生,不同院校專業學費不同,同等學...
天津雙證在職研究生院校有河北工業大學、天津大學等。雙證指非全日制研究生,需參加全國統考,每年10月報名,過國家線有機會錄取,畢業獲學歷證與學位證,學信網可查,認...
金融學在職研究生報考,非全日制方式要求本科畢業或專科畢業滿2年,初試與全日制考試科目相同;同等學力申碩方式,大專及以上學歷可報名課程學習,本科有學位滿3年可申碩...
北京在職研究生錄取分數線迎來新變化,高校招生政策調整直接影響錄取機制。新政策聚焦分數線設定標準、專業招生比例優化等核心要素,旨在提升教育質量。這些變動對在職考生...
在職醫生報考醫學在職研究生常面臨工作與學習平衡的挑戰。本文提供全面攻略,詳細解析報名流程、資格審核和考試準備策略,包括高效復習方法和時間管理技巧。注意事項部分強...
信息與通信工程在職研究生若通過同等學力申碩方式,入學無需考試。申碩階段考試一般考外語(如英語、法語等)和專業課(涵蓋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等)。考試通過標準為及格...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