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國際商務師考試輔導:超保護貿易政策的理論基礎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06-27 17:01:18

  一、超保護貿易政策的興起及其特點
  超保護貿易政策在20世紀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盛行。超保護貿易政策有以下特點:
  1. 護的對象擴大了,不但保護幼稚產業,而且更多地保護高度發展或出現衰落的壟斷工業;
  2.保護的目的變了,其政策不再是培養自由競爭的能力,而是鞏固和加強市場的壟斷;
  3.保護轉人進攻性,不再是防御性的限制進口,是在壟斷國內市場的基礎上對國外市場進行進攻性的擴張;
  4.保護的階級利益從一般的工業資產階級轉向保護大壟斷資產階級;
  5.保護的措施多樣化,不僅有關稅,還有其他各種獎出限入的措施;
  6.組成貨幣集團,劃分世界市場。
  二、凱恩斯主義超保護貿易政策的理論
  凱恩斯把反映投資增長和國民收人擴大之間的依存關系稱為乘數或倍數理論。它的意思是說,新增加的投資引起對生產資料的需求增加,從而引起從事生產資料的人們(企業主和工人)的收入增加。他們收人的增加又引起對消費品需求的增加,從而又導致從事消費品生產的人們收入的增加。如此推演下去,結果由此增加的國民收人總量會等于原增加投資量的若干倍。凱恩斯認為,增加的倍數取決于“邊際消費傾向”,消費傾向越大,增加的倍數越大。倍數即乘數的公式為:K=1/(1-邊際消費傾向)。
  國民收入的增量(ΔY)=乘數(K)×投資的增量(ΔI)
  他們認為,一國的出口和國內投資一樣,有增加國民收人的作用;一國的進口,則與國內儲蓄一樣,有減少國民收入的作用。他們得出結論:只有當貿易為出超或國際收支為順差時,對外貿易才能增加一國就業量,提高國民的收入。此時,國民收入的增加量將為貿易順差的若干倍,這就是對外貿易乘數理論的涵義。
  計算對外貿易順差對國民收入的影響倍數公式為:
  △Y=[△I+(△X一△M)]·K
  設△Y代表國民收入的增加額,△I代表投資的增加額,△X代表出口的增加額,△M代表進口增加額,K代表乘數。在△I與K一定時,則貿易順差越大,△Y越大;反之,如貿易差額是逆差時,則△Y要縮小。因此,一國越是擴大出口,減少進口,貿易順差越大,對本國經濟發展作用越大。由此,凱恩斯及其追隨者的對外貿易乘數理論為超保護貿易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根據。
  (單選)
  1.已知一國的貿易順差為30億美元,投資增加額為20億美元,國民收入增加額為80億美元,則該國的對外貿易乘數為:
  A.0.63
  B.0.8
  C.1.6
  D.2.4
  答案:C
  2.超保護貿易政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凱恩斯
  B.亞當·斯密
  C.托馬斯·孟
  D.漢密爾頓
  答案:A

糾錯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一级特黄爽大片刺激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专区 | 精品久久洲久久久久护士 | 亚洲成在人线久久综合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欧洲 |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