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國際商務師理論與實務》講義:第三章第4節(2)
來源:中大網校發布時間:2012-10-22 08:58:25
三、進出口許可證管理
進出口許可證管理是指國家規定某些商品的進出口,必須從國家指定的機關領取許可證,沒有許可證的一律不準進出口。
根據《對外貿易法》規定,我國對限制進口或者出口的貨物實行許可證管理。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合理配置資源,規范進出口經營秩序,營造公平的貿易環境,履行我國承諾的國際公約和條約,維護國家經濟利益和安全。
(一)出口許可證管理
國家對限制出口的貨物實行出口許可證管理。商務部是全國出口許可證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制定出口許可證管理辦法及規章制度,監督、檢查出口許可證管理辦法的執行情況,處罰違規行為。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制定、調整和發布年度《出口許可證管理貨物目錄》。
出口許可證包括出口配額許可證和出口許可證。凡實行出口配額許可證管理和出口許可證管理的貨物,對外貿易經營者應當在出口前按規定向指定的發證機構申領出口許可證,海關憑出口許可證接受申報和驗放。2005年實行出口許可證管理的47種貨物,分別實行出口配額許可證、出口配額招標和出口許可證管理。
(二)進口許可證管理
進口許可證是國家管理貨物進口的法律憑證。凡屬于進口許可證管理的貨物,除國家另有規定外,對外貿易經營者應當在進口前按規定向指定的發證機構申領進口許可證,海關憑進口許可證接受申報和驗放,進口許可證適用于《進口許可證管理商品目錄》內貨物的進口。同樣,商務部合同海關總署制定、調整和發布年度《進口許可證管理貨物目錄》,2005年實行進口許可證管理的貨物供3種。
(三)自動進口許可證管理
實行自動進口許可證管理的貨物目錄,應當至少在實施前21天公布。進口屬于自動進口許可證管理的貨物,均應當給予許可,進口經營者應當在辦理海關報關手續前,向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有關經濟管理部門提交自動進口許可申請。自動進口許可證明應當在收到申請后立即發放;在特殊情況下,最長不得超過10天。進口經營者憑自動進口許可證明向海關辦理報關驗放手續。
四、海關管理
海關是國家進出關境的監督管理機關,其基本職能是:進出關境監管,征收關稅和其他稅、費,查緝走私,編制海關統計,辦理其他海關業務。(識記)
(一)海關監管
海關監管是指海關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對進出關境的貨物、物品、運輸工具實施報關登記、審核單證、查驗放行、后續管理、查處違法的行政監督管理職能。
中國海關監管對象為貨物、物品和運輸工具。
(1)貨物監管
一般貿易貨物進出境監管。包括對進口與出口貨物、許可證管理貨物、應稅貨物、限制進出口貨物、禁止進出口貨物的監管。特殊貿易貨物進出境監管。包括加工貿易貨物,保稅貨物,暫時進出口貨物,過境、轉運、通運貨物的監管。
(2)物品監管
進出境物品通常是非貿易性物品,所以應當以自用、合理數量為限。攜帶、郵寄國家限制進出境物品、應稅物品的,應當向海關申報,接受海關查驗。
(3)運輸工具監管
進出境運輸工具必須向海關申報,并接受海關檢查。
(二)海關征稅
征收關稅和其他稅、費是海關的基本職能之一。
1.關稅稽征制度
2.完稅價格制度
完稅價格是由海關審核確定的,用以計算應稅商品稅款的貨物物品價格,是海關征稅的基礎。《海關法》規定:“進出口貨物的完稅價格,由海關以該貨物的成交價格為基礎審查確定。成交價格不能確定時,完稅價格由海關依法估定。”
3.商品歸類制度
商品歸類是指海關按照《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制度》中既定的原則和方法將進出境商品準確地歸入某一商品編號,以確定該商品進出境應當適用的稅率、貿易管制及其他進出口管理政策;同時,海關可以據此編制海關統計。
4.關稅減免制度
《海關法》規定,關稅減免包括法定減免稅、特定減免稅和臨時減免稅。
(三)查緝走私
查緝走私是海關的基本職責,也是維護國家主權和利益,保障改革和開放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國家實行聯合緝私、統一處理、綜合治理的緝私體制。海關負責組織、協調、管理查緝走私工作。
(四)編制海關統計
海關統計是指海關運用各種科學方法,對進出境的貨物進行統計調查、統計分析的活動。編制海關統計,是海關的基本職能之一。
(多選)我國海關的主要職責是:
A.查緝走私
B.海關監管
C.海關征稅
D.公正鑒定
E.編制海關統計
答案:AB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