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考的加分過程就是在埋下特權種子(2)
熊丙奇:要建立多元性評價體系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加分政策簡單取消,我覺得是不現實的。因為如果取消的話,又會回到強調卷面分數的狀態,更主要的是對加分政策進行完善。而完善的一個途徑就是進行多元評價,把有些特長因素也作為一個指標對學生進行評價。比如像在美國的學生申請入學的過程中,就有一種多元評價的體系。這種多元評價的體系,就包括這個學生在中學里學習的成績,還有這個學生在中學里特長的表現,參加各種各樣科研活動的表現,也都作為一個指標對學生進行評價。就不是簡單地把學生的特長,作為一種加分,加在高考分數上。那么這樣的話,會降低大家對加分的關注,回到關心學生本身的成長上來。
孫東東:改革切勿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實質
(大學教授《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在改革當中,我們可能過分地強調了一些形式上的變化,忽視了實質性內容的變化。就是通常所說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既然上面有這樣的錄取體制,可以加分,那底下就會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來加。在當前這種教育資源,還不是很平衡,很完善,優質教育資源,還是比較欠缺的時候,如果盲目動形式上的改革,很有可能就促使這種不良現象的滋生。我覺得應該淡化,特別是要適當的要減少加分的內容以體現教育公平。
何帆:“裸體”高考具有純粹、公正、神圣性
我覺得現在高考“裸體”一點挺好的,因為本來設計高考加分的時候是很好的。但是現在這個外衣變成了有一些不法分子的合法的外衣。這個外衣已經臟了,已經不能穿了就把它脫了算了。大家都按照分數來一決雌雄,這個時候可能對所有的考生來說都是最大的公正。而且這個高考裸體之后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高考變得更純粹了。我們現在看到很多高考加分的政策的初衷是想照顧弱勢群體,把各種各樣社會福利的政策加上高考政策上。那弱勢群體是應該得到照顧的,但是完全可以用更加光明正大,更加直接的讓這些政策照顧到他們的利益。如果我們能夠讓我們的高考變得更純粹一些,不要有這么多的功能,那可能它就能夠變得更加公正。而且也能夠更加恢復高考在廣大中國人心目中的這種神圣的形象。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