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考閱卷行家講“潛規則” 有些分可以不丟(3)
生物 書寫表述規范嚴謹至少多拿5分
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學副校長、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 張利海
考試中三個問題要注意。一、字跡過于潦草是很多考生的通病。可適當降低書寫速度,以保證閱卷教師不難辨認。對基因型等的書寫要規范,顯性基因在前,常染色體基因在前、X染色體基因寫成右上標形式,嚴格區分字母的大小寫,如:AaXBY不能寫成“aAXBY”、“AaXBYB”、“XBYAa”等。再如:“和”、“或”不能混淆。
二、語言表述不嚴謹。一些限定詞不能隨意增減,如艾弗里的實驗結論是“DNA是遺傳物質”,而不是“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對較復雜問題的表述,需要理順由因及果的環環相扣關系,確保做到條理清楚、邏輯嚴謹。語言表述不通順也是很多考生容易犯的錯誤,答完以后將題目快速重讀一遍,就能看出答案與題目的語境是否通順,這是減少非選題失分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輕易“放棄”是下策。不少高考題題干背景敘述很復雜,考生一看太難就整題放棄,其實這類題目往往都是起點高、落點低,5-8分的簡答題一般都有2-3分很基礎,很容易作答,放棄太可惜。
地理 用地理術語答題不易失分
江蘇教育學院附屬高級中學資深教師 黃艷
從答題的總體情況上來看,學生在作答綜合題時普遍存在審題不清、表述不準、地理技能(讀圖能力、計算能力、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及知識遷移能力)欠缺等問題。此外,許多考生在答題時由于心態不穩、書寫不規范、語文基礎較差而導致錯別字頻繁出現。
這些解題方法考生可以注意:(1)準確審題,在高考當中遇到以新情景為載體的題目一定很多,不要一看到新題就覺得沒學過,其實新題考的仍然是我們講過的一些知識和原理,你要冷靜審題。(2)確定解題思路,在理解題意后,關鍵是有正確的答題思路,靈活提取平時的知識儲備,才能解題。例如,在分析水土流失問題產生的原因時,要從自然和人文兩大方面來分析。(3)科學、邏輯、全面地表述。表述不準確,例如把“全年高溫、降水豐富”表述為“雨熱同期、水熱配合好、降水集中”,把“干旱、洪澇災害”表述為“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導致失分。
政治 最忌諱文不對題答一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屬高級中學資深教師 田家英
從歷年閱卷的經驗看,考生在考試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過好審題關。在每年高考閱卷中,我們都發現一些考生洋洋灑灑寫了一大段,但最后一分未得。究其原因,是因為考生所答的內容文不對題。無用語言多,有用語言少是閱卷中的典型表現。考生在審題的過程中,要審清兩方面的問題,即材料信息和問題要求。要審清材料中的隱含觀點和問題的指向。對于問題的指向,可以從范圍、主體、角度、內容四個方面去把握。
2、理清材料點。閱卷中我們常常發現,學生不能根據材料準確提取有效信息。在附加材料的主客觀題中,附加的材料中往往隱藏有答題所需要的觀點或答題的傾向性指向。不少同學只看問題不看材料或者閱讀材料時抓不住關鍵詞,提取不出有效信息,也就不能把相關信息加以整合、歸納,有效地將問題與材料聯系起來,在答題中也就存在盲目性。往往就出現了不少學生死背課本知識,不能靈活運用的狀況。
3、注重規范性。網上閱卷過程中,答題卡是通過掃描圖片的方式呈現到老師面前的。每位閱卷教師只能看到自己所批改的試題,而不能看到其他部分試題。因此,考生書寫字跡要清楚,盡量不要涂改。同時,答題時要看清題號,不能答錯區域。除此以外,從政治學科看,答題時層次分明,內容不重復啰嗦,用規范的政治術語答題,減少自己的敘述性語言,建議考生在考試過程中,將自己和改卷教師換位思考,將平時老師的要求落到實處,就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績。
歷史 看清題干中的“陷阱”
南京一中資深教師 郭東輝
閱卷中,我發現考生常在一些常規考題上失分。明明知識點不難,卻答非所問。這可能是學生在考場上的心理狀態出了問題。另外,歷史材料題的題干中常常設置“陷阱”,不少考生在這里栽了跟頭。針對以上問題我提幾個建議。
(一)調整好心態,不要急于解答,用一兩分鐘大體看一下試卷有哪幾個大題目、小題目,共有幾張試卷。開始答題時,要十分認真仔細地領會每一道大、小題目的要求,比較有把握才開始下筆。
(二)跳出題干陷阱:是否定選擇還是肯定選擇要看準確;注意題目要求回答的角度;看清楚題目要求的時間范圍;歸納還是分析(是概括共同點還是分別敘述不同點或者具體史實。)是僅僅依據材料分析還是要結合所學知識(就是結合教材相關知識)與材料;分清易混易誤的歷史史實和概念,比如,我國改革開放新時期經濟體制改革的目的和目標不是一回事,目的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田燕貞王璟蔡蘊琦 張琳)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