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高考試卷點評 北京文綜試題緊扣社會熱點(2)
他表示,考生對今年理綜試卷普遍反映難,“和去年相比,難度系數差不多,只是出現的新題型讓考生有些不適應。”據介紹,今年理綜試卷共有12道化學題,其中二卷上50%以上的題都源自于工業生產方面的實際問題。“以前這種題在高考里很少出現,他是未來2010年高考的一個方向。”
鄭克強表示,新課程強調學生要“學以致用”。此次化學題里讓學生根據工農業生產上真實存在的問題,用所學的基礎知識進行分析和解決就很好地體現了新課改的初衷。
另外,北京市超常教育實驗班辦公室主任、物理教師趙大恒也對今年高考理綜試卷的物理題進行了簡單分析。他表示,從考生反饋的信息看,今年的物理題不難,另外今年的題型不錯,尤其是選擇題最后一道,“不是靠公式進行計算,而是利用物理知識考核學生的思維能力。”趙大恒表示,這種題型也能看出新課改的內容已滲透到高考題里。
今年高考文科綜合科目中大量出現當前社會的熱點,為給應屆考生及關心高考人士以借鑒,本報邀請兩位有專業背景的網友模擬答題,對此,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界人士認為此答題基本抓住答題要害。
【真題】
第37題(部分)研究歷史上貨幣流通的現象,可以加深我們對時代和社會的認識。回答下列問題。
歷史現象之三:1盎司黃金35美元
1933年,美元貶值30%。1934年,美國政府將1盎司黃金的價格固定為35美元。1944年,美英中等44國通過《聯合國家貨幣金融會議最后決議書》,規定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1973年,美國停止以美元兌換黃金。1973年,美元貶值10%,各國放棄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
問:結合材料和所學,分別說明1933年和1973年美元兩次貶值的背景。(10分)
歷史現象之四:美元與中國貨幣
1948年1月至8月,1美元同中國法幣比價從17.8萬元升至1108.8萬元。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人民幣兌美元匯價有所調整,1美元同人民幣比價從2.8元曾升至8.27元,近年來又回落至7.0元以下。
問:結合所學,分別說明上述兩個時期中國貨幣兌換美元匯率變動的社會條件。(8分)
美元貶值&中國貨幣
答題者1吉四六
(三)答:美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趁著歐洲打作一團,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美國人的信心也大漲,大家都來投資,向銀行借款、從證券市場募資來投資,生產的產品遠遠超過市場需求。而下層百姓不可能有這么多貨幣來買東西。所以就產生了傳說中的把牛奶往河里倒的現象,出現了1929-1933年危機。羅斯福上臺后實行新政,自由市場被質疑,凱恩斯主義的國家干預來臨,羅斯福實行美元貶值以刺激出口。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