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9年高考作文題看作文構思的四大技法(3)
帶著感動出發
因為感動,人生的光輝與色彩才被我們領略;因為感動,生命的律動與力量才會給予我們希望;因為感動,萬事萬物深層的美好才會被我們碰觸,被我們欣賞。那么,帶著感動出發吧,用感動充實出一個輝煌的人生。
帶著感動出發,才會體會那些高尚的情操。在人生絢爛的路途上,我們無比渴望受到高潔氣質的熏陶。然而,懷抱一顆充滿感動的心,那些美妙高尚的人格才會如花般燦爛地開放在你的眼前,永恒于你的心間。如果不是心懷感動,陶淵明“性本愛丘山”的淡然氣質如何讓你覺得心曠神怡?如果不是心懷感動,司馬遷那“史家之絕唱”如何在你心間激起層層浪花?因為感動,因為帶著感動出發,我們在人生的坐標上才不會迷失方向,我們才會被那些高尚的人格引向新的路途。
帶著感動出發,才會看到生命的真諦。珍惜生命、感悟生命并非是人人都能恪守的真理。如果不是把感動放在心間,你如何觸摸到生命中最柔軟的底層,你又如何理解生命復雜的含義?史鐵生雖然雙腿殘疾,雖然怨恨過痛苦過,但他最終在蒼涼的地壇中悟出生命的內涵,這種深刻的領悟來自他內心對生命的感動,來自親情所帶來的刻骨銘心的感動。這感動,讓他在破碎的生命旅途中走了那么遠,這感動讓他對生命充滿敬畏,充滿慨嘆。因為感動,因為帶著感動出發,我們才能擁抱生命敞開的靈魂。
帶著感動出發,才能做到堅守原則與堅持不懈。感動讓我們內心變得柔軟,感動讓我們將自己的信念把持得更為堅定。蘇武牧羊于瀚海之地,大漠飛沙,我相信是他心中的感動,那出自對國家的大愛的感動引領他向那條荒蕪之路上勇敢邁進。還有王昭君:“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她的勇敢同樣來自她那真真切切的感動,遵循于內心的感動,讓我們帶著感動出發,感動會將信念與堅強深植于土地,連成一片碧綠的輝煌。
艱險與坎坷,我們不怕;風沙與風雪,我們依舊昂首向前。這是因為感動給我們的內心準備了最豐厚的食糧。帶著感動出發,讓人生的航向永遠地朝向美好的遠方。帶著感動出發,讓辛苦而漫長的生活因為感動而充盈著快樂與希望!
這篇文章就在“帶著感動出發”后面插入了橫線,然后就避開了“感動”,而去寫從感動的事情中看到的美好情操。
08年江蘇卷“好奇心”。
好奇心
對一座城市抱有好奇心,會是你一生中最非凡的體驗。
清晨的時候,當你穿梭在綢般霧氣里的時候,這好奇心便開始了。露水潤著青石板的路,布鞋踩在上面有輕微的聲響,是什么在萌動?泡桐花紫色的蕊無聲地落下來,綿軟得仿佛一捏就會碎,輕柔得一吹便飛散,是怎樣的嬌羞躲在了里面?搖櫓聲由遠及近,由近及遠,“吱呀——吱呀”地穿透了霧,又無聲地消失于耳側,是誰在哼唱?待到薄霧消散,這一切又似乎從夢境中抽離,它們又到哪兒去了呢?
你只能懷著好奇心繼續走。
石庫門的深處有叮咚的泉響,江南的小姑娘抱著琵琶哼唱不已。她的指尖像這門前的流水,靈動而不留痕跡,只留下幾縷清音。這清音,究竟從哪里來?隔壁的老太太梳了光亮的發髻,提著籃子出來,一口吳儂軟語:“張家姆媽,走啊,今朝端午買粽葉去嘍!”于是,一個清秀而又和氣的中年女子出來,笑著嗔怪:“大清早呢!”隨即兩人消失于石板街的盡頭。她們往哪兒去了呢?
尋找什么來解開我的好奇心?
恰是一曲《游園驚夢》。
“看人間姹紫嫣紅開遍……”我追隨著杜麗娘的心思解開這謎團。庭中美景固然惹人憐,但更惹人憐的是自己的肺腑;這城市里的美景固然綺麗,但最誘人的也是她骨子里的韻味呵!兩千年來,是伍子胥的相土嘗水,是干將莫邪的劍意人情,是館娃宮里“嘎嘎”作響的木屐,是憨憨泉里不盡的清漣,筑就了這座城的風骨。好奇什么呢?我們好奇她為何這樣清新動人,答案是隱逸在這時光里的。你可以說是山水沉淀了她,你可以說是她融入了山水;你可以說是吳人塑造了她,你也可以說是她哺育了這些人。我不禁莞爾,心頭的疑慮也頓時消散,這些“從哪里來”、“如何來”,當這座城給了我們問題時,也便給了我們答案。
一花一世界,從那門前的流波里,我們似乎看到了平江城的骨子。那便是她給我們的答案。
城的美妙,在于她勾起了我們的好奇心。
城的美妙,也在于她給了你最精彩的答案。
這篇文章將“好奇心”轉入對一個城市的好奇。
08年湖北卷“舉手投足之間”。
舉手投足之間
生命的車輪緩緩向前推進,人類也已從年幼懵懂的種群成長為擁有高度文明與智慧的生物。知識與責任讓我們漸漸擺脫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狹隘,我們越來越多地考慮善待自然。而我想說,善待自然,就請從舉手投足之間做起。
這個世界有很多環保主義者。他們可以舉行聲勢浩大的游行示威來抗議日本人對鯨的殘酷殺戮,他們也可以建造奇特而堅固的木屋過樹上生活來反對商人們對森林的砍伐。有時候,我們不由覺得那樣的勇氣與壯舉離我們太遙遠。沒有錯。但愛與善待并不總是要用驚天動地的犧牲來表達。在舉手投足之間,我們就可以表現出對自然的善待。
彎身繞過低垂的樹枝,輕輕扶起被吹偏的花朵,愛憐地送走不慎落到你書本上的年幼的蜘蛛,殷情地款待無家可歸饑腸轆轆的流浪狗……生物之間平等的愛與尊重遂自舉手投足之間顯現出來。不要以為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因為自然輝映在每一個弱小的生命里,每一個小小的動作都是對自然的珍惜與保護。我們需要規模組織都很龐大的環保運動,但更需要涓滴成海的微小和細致。
動畫片《西游記》里有一幕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唐僧正在打坐念經,忽然一只螞蟻掉落在他的手上。唐僧并沒有粗魯地甩動手掌或是直接將這只小蟲碾死,他只是輕輕地將螞蟻所在的那只手放在地上,讓驚慌失措的螞蟻安全離開。記得小時候我每看到這一段,總會嘲笑唐僧的迂腐和虛偽,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才漸漸明白,正是舉手投足間的善,才成就了一個慈悲為懷的圣僧,才顯現出佛的博愛與睿智。同樣,當我們于舉手投足間,積累對自然的善待,誰又能說我們不是真正的環保主義者呢?
有人說過,人類要用博愛的宇宙觀來看待自己,看待地球。宇宙觀,是告訴我們要學會平等地對待自然,將人類自身看作地球上普通的一員。而涉及到將理念轉化為行動,我則認為,要用最微觀的視角去看待世界,去看待自己的行為。因為正是舉手投足間的小小善舉,才折射出一個靈魂的光芒,才體現出一顆滿盛愛與美好的真心。
這篇文章把“舉手投足之間”這個題目變成了“善待自然,就請從舉手投足之間做起”,這樣就將題目轉入環保話題,不過寫的時候一直緊扣“舉手投足”這四個字。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