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9年高考作文題看作文構思的四大技法(4)
二、替換構思法
上文說的“插空法”是在已有題干中插入語句完成構思;其實,不再添加任何成分,也能將話題作文和命題作文改造成半命題作文,這就是“替換構思法”。這一方法的實質就是將題干中原有的某個詞語替換成一條橫線。
今年重慶卷的作文題是“我與故事”,題目要求說:“生活有很多故事,你可能是故事的參與者,也可能是故事的聆聽者,也可能是故事的評論者。”這實際上就在為考生拓寬思路,說明這個“故事”可以有很多種:既可以是自己的事,也可以是別人的事;既可以是親身經歷的,也可以是道聽途說的;既可以是確曾發生過的,也可以是憑空虛構出來的。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將“故事”二字替換成一條橫線。到底是什么故事,題目沒說,任由我們填充。也就是說,我們要把這個“故事”具體化,具體為某一個故事或者某幾個故事。具體的東西總是比抽象的東西好寫,更容易打開我們的思路。如果題目中的概念比較抽象,或者說比較“虛”的話,那我們就把它代換成具體一點的內容和材料,這就是比較“實”的。因此,我們將這一思維過程稱作“化虛入實”。
面對“我與故事”這個題目,就可以寫某一個對你產生過重大影響的故事,比如“龜兔賽跑”和“狼來了”。“龜兔賽跑”教給你勤勉的道理,你就可以把文章引入“勤勉”這一話題;“狼來了”教給你誠信的道理,你就可以把文章引入“誠信”這一話題。還比如,阿凡提的故事教給你智慧、勇敢、扶危濟困、為富不驕的道理,阿拉丁的故事也教給你智慧、勇敢、扶危濟困、為富不驕的道理,一休哥的故事還是教給你智慧、勇敢、扶危濟困、為富不驕的道理,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將這三個故事構成排比段從而寫成四篇文章了啊?這四篇文章就分別講了智慧、勇敢、扶危濟困和為富不驕這四個主題。“我與故事”這個題目就化身而為以上這四個主題了。
不過,先不要得意忘形,“化虛為實”只是構思過程,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還要時刻想著扣題,要把“故事”變成一條貫穿始終的線索。比如你寫“龜兔賽跑”的故事在你成長過程中總是時刻督促著你,每當遇到什么事的時候就一定要想起這個故事。你在講述的是一只插著翅膀的烏龜,它時常在你眼前盤旋而去;這也是一只沒有腳的烏龜,它動不動就從你面前飄移而逝;這還是一只披著長發、滿臉蔥白的烏龜,每當午夜兇鈴響起的時候就會鉆出來找你。總之,你一定要讓那只烏龜像幽靈一樣時常在你的腦海中飛馳而過,從而突出你和這個故事之間的關系,這樣就不會跑題了,千萬不要撇開你和故事的關系不談,而是著力去寫那個道理。我們把這一過程稱作“還實為虛”。
接下來,我們還是拿往年的題目作例子。
06年北京卷作文題的“北京的符號”。其中的“符號”就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我們可以將它變成一條橫線。只要是可以代表北京形象的人、事、物,都可以填到這條橫線上來。這樣,“符號”一詞就具體可感了。我們不需要將北京的標志事物“一網打盡”,只需要選取那么幾個對你來說特別的東西,甚至只選取那一個角度來寫就可以。
我們先來看下面這兩篇滿分作文。
北京的符號
春花的燦爛芬芳,裝點我荒蕪的心田;夏樹的茂密成蔭,抹去我黯然的神情;秋風微涼凄清,撩動我脆弱的心弦;冬雪的皚皚刺骨,清醒我混亂的思緒。每當季節更替,每當看到這些景物,我都會黯然神傷,想念起我最愛的四合院。
在我的世界中,四合院是最美麗的,它是北京的符號,永遠的記憶……
五歲的我,耳邊是歌謠,回響在四合院中。
“編,編,編花籃,花籃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花籃……”在院里的老槐樹下,我們幾個小女孩總愛玩著這樣的游戲,男孩子們則在旁邊跑著、鬧著,拿著玩具槍,嘴里發出射擊的聲音。男孩、女孩,大家都是那么樂此不疲。夜幕降臨,一家老小便都支起躺椅坐在了樹下,男孩女孩們便玩起了捉迷藏,記得那時我總愛躺在四合院那朱紅的大門后面,兩只小眼睛向外窺視。玩累了,便坐在地上,聽爺爺奶奶們講那古老的故事,那時的我總是望著蒼穹,等待著牛郎織女的會面,等待樹梢那幾只喜鵲搭成鵲橋。望著望著便進入了甜甜的夢鄉,夢中的四合院變成了牛郎女織的家。
十歲的我,耳邊是瑯瑯書聲,回響在四合院。
從學校回到家中,便將車往旁邊一放,從來不鎖,幾個小孩子便湊到了院中的小石桌小石凳上寫作業,讀課文。“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幾個小孩子便抬起頭透過密密的樹葉去眺望那蔚藍天空中那初升的小月牙,再低下頭“思故鄉”。是啊,我們的故鄉便是這個漂亮的四合院。偶有些金發碧眼的“老外”來到院里,他們都在感嘆四四方方的院落,高大入云的國愧,感嘆鄰里和睦,感嘆井水的清涼,那眼神中流露出抑制不住的羨慕。姥姥說,這是北京以外找不到建筑,是北京的符號,我說:“不明白,為什么呀?”姥姥指著院中的小棗樹苗對我說:“什么時候它長得和你一樣高,你就懂了。也許姥姥說得對,四合院是北京的符號。”
十五歲的我,耳邊響的是推土機的隆隆聲,回響在四合院中。
那白字寫的“拆”字,套著個大圓圈來到了四合院的墻上,推土機來的那一天,我哭了,我相信,我住了十幾年的最美麗、最安靜、最和善的四合院,就在這大家伙的魔爪下夷為平地,我流著淚問姥姥:“您不是說四合院是北京的符號嗎?小棗樹長得比我都高了,可是為什么四合院卻沒了啊!”姥姥的眼中也是亮晶晶的,她摟著我說:“孩子啊,你說得沒錯,四合院,國槐都是北京的符號。它們永遠不會消失,你看那邊,紅黃藍的健身樂園,西單的那只大蝴蝶,王府井的步行街,也是北京的符號,就好像姥姥和你,有老有小啊!”我點點頭,眼淚依然在流。
如今,每當我看到幸存的四合院,胸中總有抑制不住的親切和傷感,懷念起我的童年,我的四合院。但看到高大的新建筑,我又會為北京的新符號感到快樂和驕傲。
四合院是茶,清新、靜謐;新建筑是咖啡,現代、清爽。我愛四合院,也愛新建筑,我愛北京,愛北京的符號。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