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2012年高考歷史試題引導考生關注社會現實

2012-06-11 15:24:06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四川省中學特級教師郭子其認為,今年四川高考歷史試題著眼于考生學科思維能力、學科素養、人文素養和現代公民素養的考查,較好地融入了課程改革倡導的“三個轉變”的理念,實現了繼承與創新的有機結合。

  素材選擇:反映了從教材中心向課程中心的轉變

  從教材中心向課程中心轉變是高中課程改革中課程觀的基本要求。試題在考查內容的選擇上,既堅持了重視學科主干知識的考查,又重視了考查素材的時代性和多樣性,以及素材呈現形式的生活化、趣味性。不管是選擇題還是非選擇題,都是在歷史學科主干知識內容上選擇考查點,有效避免了偏題、怪題的出現,提高了試題效度,較好地滲透了新課程理念,也有利于引導中學歷史教學課程改革的正確方向。

  1.重視考查素材的廣泛性、多樣性

  試題在重視傳統的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的基礎上,突出了社會生活史的考查,使傳統考查領域與史學研究新領域有機結合。試題素材引用了各類圖片6幅(包括“東漢說唱俑”圖、《共和國教科書新國文》書影、蘋果公司標志和iphone4、ipad產品圖等),吳虞在成都和北京的消費情況數據統計圖表、中國古代農業科技成就(部分)統計表,王安石《河北民》詩、康熙帝晚年對西洋等國認識的論述、美國《時代》周刊對西安事變的報道、華僑領袖馮裕芳等人發表的聲明等,形式新穎多樣,圖文并茂。整套試題嚴謹而不失生動,歷史氣息和時代氣息并重,試題內容和形式有機諧和。

  2.重視素材形式的生活化、新趣性、時代性

  貼近考生心理特征與認知水平是課程改革在教學內容選擇上的又一重要要求。試題在重視素材多樣性的同時,也凸顯了素材的生活化、趣味性和新穎性。如“東漢說唱俑”題(第13題)以成都地區出土的東漢陶俑為素材,考查當時民眾的娛樂生活;“泰坦尼克號郵輪遇險事件”題(第16題)以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學教材《共和國教科書新國文》書影為素材,關注民國初期的小學教育狀況;蘋果公司標志和iphone4、ipad產品圖等素材,既貼近了考生生活,又體現了材料的新穎性、趣味性和時代性。

  (責任編輯:韓志霞)

 1/3    1 2 3 下一頁 尾頁

分享“四川2012年高考歷史試題引導考生關注社會現實”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本手机精品视频在线 | 日本免费久久精品视频 | 日本午夜福利不卡片在线 | 亚洲综合网一区二区三区 |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 |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久久 婷婷色五月综合激情六月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