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院校招生亂象調查:招生三個月賺十幾萬
在普通高校擴招和生源減少的背景下,民辦高校的招生困局似乎愈演愈烈,從以前的“不費力就能賺十幾萬”到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招到”,看似暴利的招生行業已經每況愈下,甚至在四川、河南和廣東等地接連爆出了考生志愿被招生老師篡改的消息,民辦高校的招生手段正從“非常規”向“非法”的演化正是民辦高校招生空間日趨逼仄的真實反映。
招生三個月賺十幾萬
7月19日,距離8月2日山東省填報專科志愿還有13天。盡管還有兩次補報的機會,但這十三天已經到了諸多專科院校招生的沖刺階段。這一天,青島某民辦高校在臨沂市郯城縣的招生主任馬亮(化名)要趕回青島開會,此次會議主題就是對這最后沖刺的動員。
馬亮2004年入的行,那時的馬亮還是個大二的學生,在青島某職業技術學校上學,他也是被招生老師招過來的。等到自己去招生的時候,他才知道,老師從他身上拿走了幾百塊錢的提成。
“那個時候只要廣告出去,學生們知道這個學校,報的人就很多。”馬亮告訴記者,在他去之前,學校就已經在省級電視臺開始做廣告了,等他去了再在當地的媒體上打打廣告,然后就到各個學校門口發單頁,“那個時候網絡沒這么發達,尤其是縣城里的農村學生,考得不好也要上學,只要在電視上出了名,他們就認。”
“就我一個人,不到三個月,純掙了兩萬八。”看著招生這行掙錢多,馬亮畢業后就留在了學校做輔導員,主要任務就是高考(微博)(微博)期間的招生。
開始那幾年,招生相當順利。常常還有學生名額超過計劃數的,馬亮就會和上級領導商量著從別的地方調些計劃。“當然,有些學校也會超計劃招進一些學生。”馬亮說,那樣的學生都拿不到畢業證和學位證,屬于非法招進去的。有不少學校的學生都鬧過,學校只能從下一年的計劃中挪出幾個陸續給他們發畢業證。“有的學生畢業三四年了才拿到畢業證。”
“最好的時候應該就是2007年之前。”馬亮感嘆,那個時候最多他一下能賺十幾萬元,“就是招生期這不到三個月的時間。”
畢業后兩三年,馬亮就和許多同事一樣,買了房子。即使是在本科生畢業生里,這樣的速度也很快。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