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重要知識點復習:近現代中國人民的抗爭和探索史(3)
18、康、梁、嚴維新思想的特點?
康有為把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與中國傳統儒家學說相結合,借孔子的權威宣傳變法理論;梁啟超協助康有為撰寫變法理論著作,提出變法是救亡的唯一出路;嚴復大力提倡西學,培養精通西學的人才。
19、康有為為什么要裝扮孔子讓他充當資產階級維新思想的先師?
⑴中國傳統思想之深厚;⑵維新派的軟弱性與妥協性;⑶康有為的出身和經歷;⑷康有為對國情的認識。
20、正確認識光緒皇帝在變法中的作用問題?
光緒帝的變法并非在實行一種民族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他也不是什么維新派的皇帝。他雖然借助維新派與慈禧對抗,但畢竟是一個封建皇帝,他不可能代表民族資產階級的利益。
21、戊戌變法的評價?
⑴從變法背景來看,是一場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⑵從變法內容來看,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⑶從維新思想的傳播來看,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⑷從各種政治力量的斗爭來看,是一次爭奪政權的斗爭,既有資產階級維新派和封建頑固派的權力爭奪;也有“帝黨”和“后黨”之間的宮廷斗爭。
22、比較洋務派和鴉片戰爭時期抵抗派、維新派和洋務派思想的異同點?
⑴洋務派和抵抗派:目的相同但有不同,后者還為了鎮壓人民的革命運動;方法和步驟相同,但抵抗派的主張未實施;結果相同,都失敗。
⑵維新派和洋務派:根本分歧在向西方學什么的問題上,而且兩者的目的也不同。
23、日本明治維新與中國戊戌變法的比較?
⑴經濟基礎;⑵社會基礎;⑶思想文化;⑷領導力量;⑸改革程序;⑹國際背景。
24、對清末新政和預備立憲的認識與評價?
⑴主觀目的具有反動性;⑵本質具有落后性;⑶客觀影響具有進步性;⑷實際作用具有背離性。
25、如何認識《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積極意義和局限性?
26、三民主義的含義及其評價?
27、保路運動與辛亥革命的關系(四川保路運動對武昌起義起了直接推動作用,成為辛亥革命的導火線。)
28、武昌起義成功的原因?
29、南京臨時政府的性質?
資產階級革命派為主體的革命政府,從組成人員、對內政策和《臨時約法》來看。
30、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軟弱性和妥協性的主要表現?
⑴三民主義的局限性;⑵中國同盟會的渙散,沒有充分發揮政黨的領導核心作用;⑶革命派不
注重發動群眾;⑷武昌起義后把政權交給舊官僚和立憲派;⑸被迫同意南北和談;⑹《告各友
邦書》;⑺在中外壓力下,把政權交給袁世凱。
31、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綱領;農民問題;政黨;武裝力量)。
32、比較資產階級維新派與革命派反封建思想的差異?
⑴前者中外結合,在孔子名義下批判封建的守舊思想;后者運用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宣傳資產
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⑵前者主張維新變法,實行君主立憲,未觸及封建土地制度;后者主張推翻清朝統治,建立資產階級
共和國,改變封建土地制度;
⑶前者主張和平改良,后者主張暴力革命。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 高三歷史重要知識點復習:近現代中國人民的抗爭和探索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