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重要知識點復習:近代中國反動政府的統治(2)

2012-11-26 10:52:45 來源:育路高考網

  二、知識深化

  1、中國歷屆反動政府的內外政策及其影響

  中國歷屆反動政府,就其政策而言,不外乎對內殘酷專制統治、剝削壓迫,對外投靠列強,大量出賣國家主權。

  其消極影響:從生產力發展角度而言,它代表了落后、腐朽的生產關系,不利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從社會發展角度而言,它違背了社會發展潮流,阻礙社會進步;從階級關系角度而言,它代表反動、落后的階級,違背廣大人民的利益;從其本質而言,它不適應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任何一個反動政府的內外政策都對新的生產關系的成長和社會生產力的進步起到消極作用。如:鴉片戰爭前清政府的對外閉關鎖國政策和對內重農抑商政策;鴉片戰爭后清政府及北洋政府對外出賣國家主權,對內積極維護封建土地所有制,進行殘酷壓迫和剝削。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對外大肆出賣主權造成美國獨占中國市場;對內官僚資本依靠國家政權采取強制掠奪的方式建立起對國民經濟的壟斷。這些都嚴重影響了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但是,其中有些政策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從歷史發展角度而言,也具有一定的積極和進步的作用。如:總理衙門的設立說明清政府的中央機構開始具備一些近代化色彩;洋務運動是中國經濟開始近代化,客觀上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清末“新政”和“預備立憲”帶有向資產階級政權過渡的性質,它的一部分成果成為資產階級革命派進行革命和推行民主共和的基礎;國民政府前

  期的“國民經濟建設運動”和“改訂新約運動”,都產生過積極影響。

  2、中國歷屆反動政府與西方列強的關系及其實質

  中外反動勢力(中國反動政府與西方列強)之間的關系,有勾結有對抗,但勾結是主要的。這是因為中外反動勢力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是建立在對中國人民的壓迫剝削之上的階級統治,但列強侵華其目的是使中國變成其殖民地,因此又損害了中國反動政府的利益,因此兩者有勾結也有對抗。從雙方關系演變來看,自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總的趨勢是從對外疑懼、在抵抗與妥協中搖擺不定到最后完全屈從于外國侵略勢力。此后歷屆的中國反動政府都以一定的國家做靠山,中外反動勢力之間的關系進入“蜜月期”。

  ⑴晚清政府與列強的關系:經歷了由“閉關自守→對抗→暫時和好→再對抗→完全屈服”的過程。鴉片戰爭前,清政府閉關自守,兩次鴉片戰爭期間清政府中大多數人仍頑固堅持“天朝上國”一套,與列強對抗;第二次鴉片戰爭至中法戰爭期間,清政府的“執行條約”、“促使和局”的外交政策,使中外保持了近20年的“和好”局面;但中日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列強通過戰爭和條約進一步控制了清政府;至《辛丑條約》的簽訂,清政府完全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

  ⑵北洋軍閥政府與西方列強的關系:辛亥革命爆發后,帝國主義列強扶植袁世凱上臺,奪取辛亥革命勝利果實。袁世凱死后,帝國主義失去了控制中國的共同的工具,于是各自尋找和扶植代理人,擴張侵略勢力,造成軍閥割據和連年混戰的局面。

  ⑶南京國民政府與西方列強的關系: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后,以英美帝國主義為靠山,對內鎮壓人民革命運動,并在經濟上建立起官僚資本對國民經濟的控制。30年代,面臨日本侵華,蔣介石集團推行“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對日妥協退讓,圍剿革命根據地。抗戰爆發后,國民政府的抗日態度幾經變化。抗戰勝利后,蔣介石在美帝支持下,發動內戰。

 

  (責任編輯:韓志霞)

 2/2   首頁 上一頁 1 2

分享“高三歷史重要知識點復習:近代中國反動政府的統治”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码sm | 香蕉国产人午夜视频在线 | 在线播放国产日韩 | 婷婷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 | 午夜精品褔利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又黄又湿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