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志愿填報:考生要權衡四因素(2)
三、第二志愿填報不可忽視
一志愿最重要,但考生也不能放棄二志愿。很多考生出于自信或不了解第二志愿的含義,在志愿表的第二志愿一欄為空白,這實際上是放棄。這種情況下一旦本批次第一志愿未被錄取,則直接降到下一批次。
考生填報一志愿和二志愿要適當拉開檔次,留出足夠空間,否則會導致步步落空。確認招收二志愿的高校途徑有兩條:一是與欲報考校聯系咨詢,閱讀該校當年的《招生章程》,確認有招收第二志愿考生的明確規定;二是從《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在京招生錄取分數分布統計》中找到需要的信息,資料包括近三年來全國普通高校在京招生錄取情況的匯總與統計,涉及了每所高校、每個專業的計劃招生人數、第一志愿考生報名人數、第一志愿考生上線人數、實際錄取考生人數及其分數分布,是考生填報志愿的重要參考依據。“其中第一志愿錄取人數”是考生和家長判斷一所大學是否招收二志愿的重要指標,當“實際錄取人數”大于“其中第一志愿錄取人數”,說明該校第一志愿沒有招滿,招收了第二志愿考生?忌要注意該校是否設置志愿級差等。
考生要了解平行志愿的錄取原則,從A志愿校到C志愿校的順序,投檔到有計劃余額的學校。平行志愿投檔比例統一為100%,相同分數的考生符合同一所學校投檔條件時同時投檔,各批次的平行志愿實行一輪投檔?忌私膺@些對非第一志愿的填報很重要。
總之,考生若能做到一、二志愿間保持梯度,錄取率就會大大提高。
四、做好專業的排序
有的高校在錄取時一般也有專業級差,專業級差分一般在3至5分之間。當考生的成績未達到第一專業志愿錄取分數,則其總分減去專業級差分后參與第二專業志愿排序。有的考生成績高于志愿校的最低分但仍未被錄取,原因是所填的幾個專業錄取分數都比較高,其成績沒有達到所報專業的要求;或者當第一專業未被錄取時,第二專業按照級差分又達不到所需分數;又不服從專業調劑。
因此,要想做好專業的選擇和排序,考生可從五個方面來考慮和確定。第一,要選擇分數能“夠得著”的專業;第二,所選專業是考生喜歡、能接受,至少是不反對的;第三,克服選擇專業時追熱門、望文生義的毛病;第四,將所報的該校專業往年的錄取分數從高分到低分排序;第五,填寫“專業服從調劑”。
總之,考生填報志愿時要克服不理智,加強客觀性;減少盲目性,增加科學性。知己知彼,方能減少志愿填報的失誤。
編輯推薦: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357 51291557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