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高考改革 究竟是減負還是加壓?(3)
學生,想提前刷出好成績
和補習機構相比,高中生們的反應要焦慮得多。尤其是將于2017年參加高考的高一新生,面對從考試形式到內容的變化,心里很沒譜。原該輕松一些的高一也不輕松了。
“是不是我只要有一次分數考得好就行了。”剛進入高中一段時間,吳佳怡就向英語老師拋出了這個問題。現在,她只是想給數學學習留出足夠的精力,“如果高一就能考個理想的成績,剩下的時間就可以多用在其他科上了。”
16歲的趙思宇是個沉靜內向的男孩,給自己定的目標很高。趙思宇的整體成績很好,但英語、語文相對較差,“英語如果不能考個高分,我很可能就要與一流大學無緣了。”現在趙思宇的策略是,“調整學習方式,多嘗試幾次考試,直到考出理想分數。”
雖然考試方式改成了注重考查學生英語能力的社會化考試,但高考按分數由高到低擇優錄取的大方向未變。在這個大方向的指揮下,不少學生抱著“刷分”的心態,提前備考、多次備考,希望提前“刷出”好成績。
老師建議,提高英語應用能力
“英語的本質就是一項語言工具,我們的任務就是學會更好地運用它,不必把它當作一項負擔。”新學期,阜陽三中的英語老師張亞這樣告訴高一新生們。
在張亞看來,英語由應試科目改為實際運用工具,對中學生們來說難度不是降低而是增加了。“要扭轉學生的應試觀念,引導學生們多聽、多說、多練的習慣,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張亞說,改革更側重英語的應用,英語教學就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在聽力、閱讀和寫作上增加學時。同時,張亞還建議同學們平時注意訓練自己英語思維能力,多思考、多練習英語寫作,做到既能考,又會用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