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歷史復習:10個隱形知識點千萬別錯過(2)
五、注釋中的隱形知識
注釋是對教材部分內容的補充說明,按說沒有多少必記知識。可是高考不排除在這出題,一些出人意料的題往往就出在注釋上。如1993年試題的“榷場”,一般答法都是“宋代的邊境市場”。可這不行,非得答 成注釋的“收稅貿易市場”不可。因此注釋成為不可忽視的知識點:銅器在父系氏族公社時期就開始制造;哈 雷是英國近代天文學家;禁軍,在南北朝是指皇帝親兵,在北宋是指國家正規軍;調,指戶稅,實質上是人頭 稅;《周髀算經》,可不能據“算經”二字或載有勾股定理”就確認為數學專著,因《中國古代史》選修本就 明白注釋為天文學著作;阿蒙神廟,就是卡爾納克神廟,等等。這些知識都是通過注釋表述出來的,所以在學 習時不能忽視。
六、年表中的隱形知識
年表中的隱形知識隱蔽于課本后面的大事年表中,本來大事年表中的時間史實,是每一個學生非死記不可的重點。但由于課本編排失誤,造成了不應存在的隱形知識點,或是正文未講,或是講而未明,或是文表相左 。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度量衡、貨幣和文字;1005年宋遼澶淵之盟;清朝建于1636年,止于1912年,年表中卻是始于1644年,沒有個終了年代。年表上說1688年英國政變,資產階級和新 貴族的統治確立,言下之意,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了。可教材正文卻不這么結論,教材在講1689年的《 權利法案》后才結論說:“經過半個世紀斗爭,英國終于確立了君主立憲的資產階級專政。”表述本無可厚非 ,但在資產階級革命結束的時限上卻把人搞懵了。18世紀60年代,英國工業革命開始;19世紀60至90年代,是中國洋務運動時期;1917年3月,發生了俄國第二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二月革命。1919年3月至8月,是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時期。上述均是課本未見而年表明確的知識點。
七、跨教本中的隱形知識
以高九四級文科生為例,他們初中使用中外歷史課本共4冊,高中又使用了世界史3冊。中國近現代史講座1冊。中國古代史選修本1冊,共計9本書,除近現代史講座不考外,也還有8冊教材,有些知識點就是隱形于不同年級的教材中或隱形于同一教材中的不同章節中。如一冊戰國的司南放到二冊宋元文化中講;一冊唐時的華僑放到了二冊明朝的對外關系中講;中古史上的虎門銷煙擺在了二冊近代史的開章講。所以,同學們在 復習中特別注意掌握跨教本的隱形知識。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2015高考歷史復習:10個隱形知識點千萬別錯過”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