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的方案是好的怎么運作是關鍵(2)
知識點沒有消化,這樣的學生以后沒有創造力
記者:其實很多家長[微博]都在吐槽應試教育,但又有身不由己的感覺。
朱清時:現在的孩子往往是有大量的知識,但都是碎片化的、沒有連串,這樣的知識沒有力量。
記者:那孩子們涉獵知識該從何處下手?您從教這么多年,可以結合自己經歷推薦中小學閱讀書目么?
朱清時:像我這代人,在上中小學的時候,那個時候高考壓力并不大、讀書很廣泛,我都是課余時間到舊書店去看書,看各種各樣的書。好書都需要讀,這樣知識面廣,才能適應以后交叉學科發展。
現在小孩問題是學的東西太多,很多東西其實沒用、知識面有些也不廣,都只是自己專業的知識里面學很多東西,各個知識點沒有消化,這樣的學生以后是沒有創造力的。
記者:對您影響深刻的書是哪些?
朱清時:像我學生時代對我影響最深的書是《居里夫人傳》這樣的書,從中你可以看到居里夫人追求真理、獻身科學的那種精神;我也喜歡讀《愛因斯坦傳》,總之就是科學家的傳記讀得多一點、影響更深刻一點。
渴望諾獎,如果光要結果,可能什么也得不到
記者:最近有件事挺有意思,本年度諾貝爾獎揭曉前,大家都在統計今年提名獎中有多少華裔;揭曉后,大家好像又都忙著“數關系”、“攀親戚”。中國人為何如此渴望諾獎?
朱清時:這是價值觀的問題,咱們有些特別直接、甚至功利。
換個角度看,大家希望中國人多拿諾貝爾獎,但是更好的心態應該是,大家都希望把自己的研究做好,有智慧和真理,自然有機會得諾貝爾獎。如果光要一個結果,可能什么也得不到。
兒子是大學語文老師收入不高,但他很喜歡
記者:您很少談到您的孩子,您是一個優秀的教育家,對于孩子的家庭教育您有什么心得可分享?
朱清時:我們只有一個孩子,現在他已經四十多歲了,我們一貫的做法就是讓他自食其力,讓他自己去做有益的事情。現在,他在一所大學里面教語文,收入不高,但是他自己很喜歡,做得也挺不錯。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