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復習要注意這“7”點

2016-09-14 13:16:08 來源:搜狐教育

   高效復習,是所有考生的一個共同的心愿,但是,由于個體差異和方法的不同,復習效果相差很大,由于方法失當造成的損失更是不容忽視的。當前很多考生都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么我比別人勤奮,而成績總是沒有明顯提高呢?”說不定是因為你們陷入了下面這些復習誤區!今天小編帶你看看:

  誤區一:對自己沒有較準確的定位,好高騖遠

  很多考生對自己的實際能力沒有清醒的認識,高估自己的水平,在復習過程中一味地鉆難題,忽略基礎知識,追求巧解偏題怪題,忽略通性通法。其實,能力是在掌握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基本方法的前提下逐漸形成的。

  現行高考中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占大部分,這就要求考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抓基礎,只有根基牢固,才可以談提高能力。

  誤區二:面面俱到,一味求全

  對于每個考生而言,無論從全局的角度,還是從單科的角度,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況且,由于高考試卷受卷面、考試時間的限制,不可能涉及所有知識點,必定是有重有輕,有主有次。

  因此,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要注意對重點知識的復習。重點突出,主次分清,復習效果才會好。

  誤區三:學習無計劃,盲目跟從老師

  高三復習一般有近一年的時間,學生要做很多事,學習鞏固知識及提高能力并重。

  老師是按全體學生的水平為標準進行復習指導的,但考生之間的基礎有差異,學習方式和理解能力不盡相同,所以每位考生應該根據自己的特點,擬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明確每天的學習任務,合理地安排時間,且一定要完成計劃。

  誤區四:零敲碎打,死記硬背

  高考題目的設計思想常常定位在知識與知識之間的橫向聯系以及各類知識與技能的綜合應用上。

  在第一輪復習中,一定要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并且學會歸納總結知識點和常用的基本方法,了解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系與轉化,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綜合能力提高和知識的靈活應用。

  《考試大綱》中明確指出了減少記憶型的題目,增加能力型、應用型以及綜合型的題目。靠死記硬背、犧牲速度換取高分的時代不存在了。在復習過程中要注意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

  誤區五:題海戰術,追求數量

  有這種錯誤思想的考生不在少數,他們認為做題越多,見過的題類就越多,對解題越有利。其實,并不是做題越多越好,多買幾本參考書就能產生效果。

  題是要做,但要有針對性地做題,明確思路,掌握規律,熟悉方法是最重要的。

  若做到一題多解,舉一反三,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去做題,學習成績會提高更快。考生們要從題海里走出來,做對一道題,就掌握一道題。

  做題時,更重要的是反思一下“為什么做對了,為什么做錯了”。這比大量重復做題要有用。

  誤區六:審題粗心,解題方法僵化

  解題實踐表明,條件預示可知并啟發解題手段,結論預告需知并誘導解題方向。

  解題之前認真讀題目,正確領會題意,通過思考仔細推敲,抓住問題的本質,從題目本身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

  有了一審慢才能有二做快,審題不細致,不全面,必然會導致快解不快,甚至出現錯解或誤解。所以要做到審題慢而細,做題快而準。

  在解題過程中,往往會思維定勢化,只以單一的思維方法解決問題,不能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去考慮問題,把特殊問題一般化,或把簡單問題繁雜化。

  如果在學習中注意掌握多種解題方法,掌握多種解題思路,經常進行靈活多變的一題多解的訓練,思路拓寬了,解決問題的辦法自然就會更多、更合理。

  誤區七:本末倒置,以強補弱

  一般來說,考生各個學科之間有強有弱,這很正常。

  但是一部分考生企圖進一步強化強科,花更多時間和精力于此,做題進一步提高強科的成績,彌補弱科得不到的分。

  表面上看似乎有一定道理,其實這個復習策略大錯特錯。

  正確的戰略安排是強科更強,弱科變強。比如,某考生數學原來能考120分,滿分150分,提升空間只有30分,而且提升起來有困難;外語原來只能考90分,還有60分的提升空間,提高起來也相對容易。

  在進入總復習后,要對較薄弱的學科和學科內比較薄弱的環節,進行一次全面的摸排。利用周六、日,參加弱科、弱項的強化和針對性輔導十分必要。

  以上說了七個高考復習的誤區,你們一定要小心啦!一不小心就會入坑哦~

  (責任編輯:孫龍)

分享“高考復習要注意這“7”點”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综合国产偷自区第一页 |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五月天AV女优在线观看 | 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精品高清Av在线播放 | 香蕉网色老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