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復習點:DNA分子的結構

2016-10-18 13:34:10 來源:網絡資源

   高一生物復習:DNA分子的結構

  一、基因突變的實例

  1、鐮刀型細胞貧血癥

 、虐Y狀 紅細胞由正常的圓餅狀變成鐮刀型,導致紅細胞不能順利通過毛細血管聚集在一起,紅細胞破裂(溶血),造成貧血。

  ⑵病因 基因中的堿基替換。 直接原因:血紅蛋白分子結構的改變 根本原因:控制血紅蛋白分子合成的基因結構的改變

  2、基因突變

  概念:DNA分子中發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

  二、基因突變的原因和特點

  1、基因突變的原因:有內因和外因

  外因有:物理因素:如紫外線、X射線

  化學因素:如亞硝酸、堿基類似物

  生物因素:如某些病毒

 、谱匀煌蛔(內因)

  2、基因突變的特點

  ⑴普遍性⑵隨機性⑶不定向性⑷低頻性⑸多害少利性

  3、基因突變的時間

  有絲分裂或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

  4.基因突變的意義:是新基因產生的途徑;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是進化的原始材料

  三、基因重組

  1、基因重組的概念

  2、基因重組的類型

  隨機重組(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交換重組(四分體時期)

  3.時間: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四分體時期)

  4.基因重組的意義

  四、基因突變與基因重組的區別

  基因突變

  基因重組

  本質

  基因的分子結構發生改變,產生了新基因,也可以產生新基因型,出現了新的性狀。

  不同基因的重新組合,不產生新基因,而是產生新的基因型,使不同性狀重新組合。

  發生時間及原因

  細胞分裂間期DNA分子復制時,由于外界理化因素引起的堿基對的替換、增添或缺失。

  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中,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進行了自由組合;四分體時期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

  條件

  外界環境條件的變化和內部因素的相互作用。

  有性生殖過程中進行減數分裂形成生殖細胞。

  意義

  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是生物進化的原材料。

  生物變異的來源之一,是形成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因。

  發生可能

  突變頻率低,但普遍存在。

  有性生殖中非常普遍。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
  • 意向專業:
  • 學生姓名:
  • 聯系電話:
  • 出生日期:
  • 您的問題:
  • 《隱私保障》

分享“高一生物復習點:DNA分子的結構”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在线观看免费肉片AⅤ视频 久久免费国产視频 | 理论片久久网站 |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 | 久热中文字幕播放 | 亚洲男女在线视频流水 | 亚洲五月天中文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