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級蘇教版生物第四章生態系統的穩態知識要點
一、生態系統和生物圈
(一)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生物適應環境具有普遍性,例如:沙漠中的植物根系發達(如圖),冬天法國梧桐樹落葉而松樹不落葉,蛇和青蛙等動物會冬眠,燕子冬天南飛而春天北歸等。
水對生物分布的影響比較明顯,一切生物的生存都離不開水,水分的多少對生物的生長發育有明顯的影響。
(二)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能夠影響環境。例如:森林的蒸騰作用可以增加空氣的濕度,進而影響降雨量;在沙地上栽種植物能防風固沙(如右圖所示),還能調節氣候;柳杉等植物可以吸收有毒氣體,從而凈化空氣;蚯蚓在土壤中活動可以使土壤疏松,它的排泄物還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鼠對農作物、森林和草原都有破壞作用;藻類植物迅速大量繁殖會形成赤潮等。由此可見,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相互影響的,兩者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
二、生物群落的構成
生態系統總能量來源:
生產者固定(同化)太陽能的總量
生態系統某一營養級(營養級≥2)
能量來源:上一營養級
能量去處: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傳給下一營養級
特別注意:蜣螂吃大象的糞便,蜣螂并未利用大象同化的能量;在生態農業中,沼渣用來肥田,農作物也并未利用其中的能量,只是利用其中的無機鹽(即肥)。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二年級蘇教版生物第四章生態系統的穩態知識要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