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學年高二下冊生物《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知識點
考試之前我們及時的總結,羅列,能夠幫助我們梳理知識點,有效應對考試,下面為大家整理了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知識點,歡迎大家閱讀。
1.溫室效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
發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這就是有名的"溫室效應"。破壞大氣層與地面間紅外線輻射正常關系,吸收地球釋放出來的紅外線輻射,就像"溫室"一樣,促使地球氣溫升高的氣體稱為"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是數量最多的溫室氣體,約占大氣總容量的0.03%,許多其他痕量氣體也會產生溫室效應,其中有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還強。溫室效應使氣候變暖,資料分析,發現全球平均溫度已升高0.3~0.6℃其中11個最暖的年份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全球變暖將帶來非常嚴重的后果,如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荒漠化,還給生態系統、農業生產帶來嚴重影響。
2.酸雨。有人認為酸雨是一場無聲無息的危機,而且是有史以來沖擊我們最嚴重的環境威脅,是一個看不見的敵人。隨著工業化和能源消費增多,酸性排放物也日益增多,它們進入空氣中,經過一系列作用就形成了酸雨。
3.臭氧層破壞。臭氧層是地球最好的保護傘,它吸收了來自太陽的大部分紫外線。然而近二十年的科學研究和大氣觀測發現:每年春季南極大氣中的臭氧層一直在變薄,事實上在極地大氣中存在一個臭氧洞。人類社會活動釋放的物質嚴重地破壞了臭氧層。
相信大家一定仔細閱讀了由育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知識點,希望大家在考試中都能取得好成績。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2016學年高二下冊生物《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知識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