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歷史必修三第三單元練習題:輝煌燦爛的文學

2016-12-09 08:46:02 來源:精品學習網

   人教版高二歷史必修三第三單元練習題是關于輝煌燦爛的文學的習題。文學是人文學科的學科分類之一,與哲學、宗教、法律、政治并駕于社會建筑上層。

  人教版高二歷史必修三第三單元練習題:輝煌燦爛的文學

  一.從《詩經》到唐詩”

  (浙江省五校2011屆聯考)2.司馬遷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所說:“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下列對這段評述理解正確的是 ( )

  A.《風》用樸實的筆法刻畫勞動人民的真實情感

  B.《風》以現實主義筆法描述社會的黑暗

  C.《雅》主要內容是描述男女之間的愛情故事

  D.《雅》主要內容是記敘人民反抗貴族的斗爭

  【解析】本題考查了《詩經》有關知識點,《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是《詩經》的精粹,反映社會下層勞動群眾的生活,其中也揭露了階級壓迫和剝削。《雅》是周王朝王城所在地的詩歌,反映貴族階級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也表現出對社會不公及黑暗腐敗現象的憂慮與不滿情緒。《頌》是國王和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禮的樂歌,主要是歌頌祖先和當權者功德。題中“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大意是:《風》雖然有許多描寫男女戀情之作,但卻不是淫亂;《雅》雖然表露了百姓對朝政的誹謗憤怨之情,但卻不主張公開反叛。據此說法正確的是A項。

  二.宋詞和元曲

  (深圳市高中2011屆第三次測試)23.宋人稱“柳郎中詞只好十七八女郎按執紅牙拍,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與“學士詞”詞風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 B.李清照 C.陸游 D.辛棄疾

  解析:D 本題考查宋詞的流派。“學士詞”是指蘇軾的詞,其風格為豪放派,與其一致的是辛棄疾。AB都是婉約派的代表。陸游的詩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國現有存詩最多的詩人;他的詞風格多樣并有自己的特色。答案為D。

  (湖南省雅禮中學2011屆第四次月考)6.“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該材料出自的文學作品的體裁是

  A.楚辭 B.詩 C.詞 D.散曲

  解析:D 本題考查元曲。材料是元代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屬于元曲中的散曲。答案為D。

  (福建省六校2011屆聯考)6.這是1958年6月20日,郵電部發行的編號為紀50的紀念郵票——《關漢卿戲劇創作七百年》。這位世界藝術大師的代表作是

  A.《桃花扇》 B.《金瓶梅》 C.《竇娥冤》 D.《西廂記》

  解析:C。此題考查的是對中國古代文學發展歷程的理解。根據題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學史實《桃花扇》孔尚任作品;《金瓶梅》作者蘭陵笑笑生;《竇娥冤》是關漢卿的代表作;《西廂記》是王實甫代表作。所以此題正確選項是C。

  (廣東省六校2011屆第三次聯考)13.某同學在研究性學習中使用了下列圖片,據此判斷,他的研究課題應是

  雜劇俑 京劇臉譜

  A.古代舞蹈藝術的演變 B.古代繪畫藝術的發展

  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變 D.古代戲曲藝術的發展

  解析:D。此題考查的是對中國古代戲曲藝術發展歷程的理解。根據題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學史實元朝雜劇俑和京劇臉譜反映的是戲劇的發展。所以此題正確選項是D。

  (浙江省杭州外國語學校2011屆月考)8.元代雜劇興盛,作家眾多,名劇迭出。下列關于元雜劇的描述,錯誤的是

  A.雜劇是用北方流行的散曲曲調演唱,故又被稱為北曲

  B.關漢卿的《感天動地竇娥冤》是雜劇的代表作品

  C.雜劇的固定演出場所被稱為“勾欄”

  D.雜劇的發展受到了市民階層的歡迎,但卻遭到了統治階級的排斥

  【解析】根據所學,元雜劇是融合宋金以來各種表演藝術而形成的一種完整的戲劇形式。它是用中國北方流行的散曲曲調演唱的,因此又被稱為北曲或北雜劇。隨著元代城市經濟的復蘇和繁榮,市民階層對文化的需求日益強烈,同時也為適應統治階級燕樂的需要,元雜劇的創作和演出逐漸興盛起來。當時,在城市里有了雜劇及其他各種技藝固定的演出場所,時人稱之為“瓦肆”或“勾欄”。元雜劇作家眾多,名劇迭出。著名的雜劇作家關漢卿創作出多部揭露黑暗現實、謳歌反抗精神的高水平劇目。其中,《感天動地竇娥冤》一劇具有強烈的現實批判性。本題中D項“遭到了統治階級的排斥”說法錯誤。

  (浙江寧波市2011屆考試)5.右圖為一只四系瓷瓶,盛酒器,上飾“……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舊)好;人,不見了。”關于其制作的可能時代說法,較為正確的是

  A.飾有隸書作品,秦朝隸書盛行,這應當是秦朝作品

  B.飾有行書作品,晉代行書盛行,這應當是晉代作品

  C.所飾作品為詩歌,詩文飾于瓷器始于唐朝,這應當是唐朝作品

  D.所飾作品為小令,元代開始盛行,這應當是元代作品

  【解析】本題判斷較簡單,重點是作品內容而不是書法,AB兩項起到了迷惑作用,A項秦代和B項晉代不可能出現這樣作品內容,C項“作品為詩歌”說法也錯誤。酒器上所飾正確的應是元曲中的散曲(包含小令等),音節和用韻上都比較自由,句子長短更為參差,而且可以加襯字,多用方言俗語和當時的新詞,增加了語言的靈活性和通俗性,對后來的詩歌與戲曲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散曲的興起,是詩體的一次解放。散曲題材廣闊,語言幽默通俗、明快潑辣,形式活潑,描繪生動,手法多樣,使時人耳目一新,逐步占據文壇的重要位置。

  育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人教版高二歷史必修三第三單元練習題,大家仔細閱讀了嗎?最后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人教版高二歷史必修三第三單元練習題:輝煌燦爛的文學”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这里有亚洲精品在线 |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v日本 | 日本精品在线免费观看网址 |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 亚洲一级淫片在线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