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識要點

2016-12-15 22:32:32 來源:精品學習網

   種群是單種生物,群落是一定范圍的多種生物集合體,具體的生物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識要點如下,請大家及時掌握,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生物群落的基本單位——種群

  種群密度的變化判斷

  〖問1〗生活在一片草地上的全部的草是一個種群嗎?

  【講述】不是。種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點的同種生物個體的總和,生活在一片草地上的草并非是同一個物種。如果改為全部的眼鏡蛇草,就是一個種群了。

  〖問2〗那么與上述草地上的全部眼鏡蛇草數量相關的特征有哪些?(與種群的數量相關的特征有哪些?)各特征之間的關系又是如何的?

  【講述】(1)在種群的三個特征中,種群密度是基本特征。種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圍內個體數量越多,即種群密度與種群數量呈正相關。

  二、生物群落的構成

  種間關系:是指不同種生物之間的關系,包括互利共生、寄生、競爭、捕食等

  1.互利共生:是指兩個種群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相互得益的關系。如豆科植物與根瘤菌之間有密切的互利共生關系,植物體供給根瘤菌有機養(yǎng)料,根瘤菌則將空氣中游離的氮元素轉變?yōu)楹酿B(yǎng)料,供植物體利用。此外還有人體中某些細菌與人、地衣中的真菌與藻類、白蟻與鞭毛蟲地都是共生關系。

  2.競爭:兩種或兩種以上生物生活在一起,爭奪同一資源的現象。競爭的資源可以是食物、水分、空間、陽光、無機鹽等。一般地說,生態(tài)位互相重疊的生物種群之間競爭激烈,如同一生活型的植物之間、食性相同的動物之間的生態(tài)位完全重疊,競爭尤為激烈。例如水稻和稻田中的雜草之間爭奪陽光、養(yǎng)料和水分,小家鼠和褐家鼠爭奪居住空間,牛與羊爭奪食物等等。

  3.捕食:是指一種生物取食另一種生物的種間關系。例如植食性動物中的兔以某些植物為食物,肉食性動物中的狼又以兔為食物,等等。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種群個體數量關系變動是相關的。

  三、生物群落的演替

  1、群落演替的定義

  群落演替是指群落隨時間的推移,一定區(qū)域內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所替代的過程。

  2、群落演替的原因

  ①植物繁殖體的遷移、散布和動物的活動性。②群落內部環(huán)境變化③種內和種間關系的改變。④外界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⑤人類的活動。

  (責任編輯:陳海巖)

分享“高二生物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識要點”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卡通在线一区 | 亚洲s色大片在线观看 | 午夜国产狂喷潮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亚洲最大 | 一本久久国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