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知識點及習題(含答案)
學習需要講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學會對知識點進行歸納整理。下面是育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知識點
1、人體的體液由存在于細胞內的_________和存在于細胞外的_________組成。
2、由________構成的液體環境叫做_______,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3、用箭頭連接表示血漿、組織液、淋巴三者之間的關系。
4、組織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與血漿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別在于血漿中_________________。
5、細胞外液本質上是一種_____溶液。
6、細胞外液的理化性質的三個主要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7、溶液滲透壓與溶液的_____成正比。
血漿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關。
細胞外液滲透壓的90%以上來源于_____和______。
8、正常人的血漿近____性,血漿pH之所以能夠保持穩定,與它含有_______、_______等離子有關。
9、_______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10、毛細血管壁細胞的直接環境是_______和_______;毛細淋巴管的直接環境是_______和_______ 。
11、目前普遍認為,_______________調節網絡是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人體維持穩態的調節能力是___________的。
12、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____________的必要條件。穩態遭到破壞,會出現細胞代謝______。
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習題
1.下列關于人體內環境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A.血漿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紅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對內環境穩態具有重要作用
2-C.HCO-
3、HPO4等參與維持血漿pH相對穩定
D.淋巴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是淋巴、血漿等
2.(2011年湘潭高三第一次模擬)如圖所示為人體體液相關組成及各成分間的關系,請依次填出①~⑤相關內容( )
A.細胞內液 血漿 組織液 淋巴 細胞外液
B.細胞外液 血漿 淋巴 組織液 細胞內液
C.細胞外液 組織液 血漿 淋巴 細胞內液
D.細胞內液 血漿 淋巴 組織液 細胞外液
3.(2010年高考上海卷)某種寄生蟲寄生在人體淋巴管內,會造成下肢腫脹,這是由于腫脹處( )
A.細胞間隙積聚組織液
B.細胞不能接受氨基酸
C.細胞不能對脂肪進行分解
D.細胞外液Na+濃度是內液的12倍
4.下圖是人體某組織結構示意圖,①②③④分別表示人體內不同部位的液體。據圖判
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體的內環境是由①②③④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紅蛋白、乳酸、CO2等物質
C.漿細胞分泌的抗體先進入③,再進入④
D.血漿中的氧進入組織細胞的途徑是②→③→④
5.當內環境的穩態遭到破壞時,必將引起( )
A.酶促反應加快
C.細胞代謝異常 B.滲透壓下降 D.血糖含量偏高
6.有關人體內環境穩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有3種以上的生理系統參與維持內環境穩態
B.人體內環境穩態的失調與外界環境無關
C.人體維持內環境穩態的調節能力有限
D.穩態有利于參與其調節的器官保持機能正常
7.長時間運動引起機體缺氧時,血液pH的變化趨勢、引起pH變化的物質、能起緩沖作用的物質分別是( )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8.內環境是人體內細胞生活的直接環境,內環境的溫度、滲透壓、酸堿度及各種化學物質的含量,正常情況下能夠維持相對穩定的狀態,這是人體完成各項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1)人體內環境的各種理化性質及化學物質含量會發生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人體維持體溫相對恒定的調節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常個體的特異性免疫存在差異,如有的人體內具有抗肝炎病毒的抗體,有的人體內卻沒有,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嘗試構建人體肝臟內血漿、組織液、成熟紅細胞內液間O2、CO2擴散的模型(①在圖形框間用實線箭頭表示O2,用虛線箭頭表示CO2。②不考慮CO2進入成熟紅細胞內液。) 血漿
成熟紅細胞內液
組織液
1 細胞內液 細胞外液
2 細胞外液 內環境 血漿 組織液 淋巴 箭頭 圖 含有較多的蛋白質 鹽
3 滲透壓 酸堿度 溫度
4 洪都 無機鹽 蛋白質 鈉離子Na+ 氯離子Cl-
5 中 HCO3- HPO4 2-
6 內環境
7血漿 組織液 淋巴 組織液
8 神經-體液-免疫 有一定限度
9 正常生命活動 紊亂
參考答案
1 解析:選A。血紅蛋白是紅細胞內的蛋白質,屬于細胞內液,不屬于血漿的成分;免疫調節能識別內環境中的自己成分,排除內環境中的非己成分,從而維持了內環境各部分的相對
2--穩定;血漿中存在有HCO-
3/H2CO3、HPO4/H2PO4等緩沖對來維持血漿的pH相對穩定;淋
巴細胞可以在淋巴管內,也可以通過淋巴循環進入血液,因此其內環境包括淋巴、血漿等。
2解析:選B。根據題圖所示,①由②③④構成,屬于細胞外液。②與④可相互滲透,④只能向③滲透,③只能向②滲透,則可推知②為血漿,③為淋巴,④為組織液。組織液與細胞內液可以相互滲透,⑤為細胞內液。
3解析:選A。內環境中的三種液體之間的相互轉化是:血漿和組織液可以相互滲透轉化,組織液與淋巴之間是單向轉化,即組織液只能滲透進入毛細淋巴管形成淋巴。由于寄生蟲寄生使淋巴管堵塞,組織液無法繼續滲透進入淋巴管,所以組織間隙中會積聚液體,導致組織水腫。
4 解析:選D。①為淋巴管(盲管)中的淋巴,②是毛細血管(內有單行的紅細胞)中的血漿,③是組織細胞間的組織液,④是細胞內液。內環境只由①②③構成。血紅蛋白不在血漿中,而是在紅細胞中。漿細胞分泌的抗體分布在內環境中,不進入細胞內液。
5解析:選C。本題考查內環境穩態的生理意義,為容易題。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當穩態遭到破壞時,就會引起新陳代謝紊亂,并導致疾病。滲透壓與血糖含量變化只是穩態被破壞的兩種表現;酶促反應加快表明各方面條件適宜,故穩態沒有遭到破壞。
6解析:選B。內環境穩態的調節需呼吸、循環、運動、排泄、內分泌系統等的參與;人體內環境穩態的調節能力有限;內環境穩態的失調與外界環境有關,如人長期處于低溫環境,會導致體溫失調,從而導致疾病,穩態有利于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有利于參與調節的器官保持機能正常。
7 解析:選B。本題考查代謝產物對內環境性質的影響及調節。缺氧狀態下的長時間運動會導致骨骼肌無氧呼吸加劇,細胞內乳酸積累,從而導致血液pH降低,此時血液中的緩沖物質中的堿性成分(NaHCO3等)發揮作用,以避免pH的進一步降低。
8 答案:(1)細胞的代謝活動和外界環境的不斷變化
(2)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
(3)不同個體在生活過程中會接受不同抗原的刺激
(4)略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知識點及習題(含答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