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達標測試1
小編為您整理了高二歷史知識點,方便廣大網友查閱!希望各位同學,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知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1. (2010•德州高三二模)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哲學家色諾芬說:“人認為神也是生出來的,會說話,有軀體,穿戴也和人一樣。……每一種動物都會把神的模樣描繪得和自己一樣。”這表明色諾芬( )
A. 否定神的存在 B. 反對天主教會的權威
C. 宣揚唯物主義思想 D. 主張將神人性化
2. (2010•馬鞍山高中三模)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格拉說:“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下各項是我國古代思想家的言論、主張,其中與普羅泰格拉這一哲學思想相似的是( )
A. “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B. “自修則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C. “陰陽二氣充滿太虛,此外更無他物”
D.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
3. (2010•湛江測試二)稱古代希臘是西方人文精神的發源地,主要是因為( )
A. 希臘最早進入奴隸社會 B. 希臘涌現了眾多的哲學大師
C. 希臘先哲最早懷疑宗教神話,強調人的價值 D. 希臘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學
4. (2011•海安中學期中)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思想家泰勒斯提出“萬物都是由水形成的”命題,對這一史實解讀不正確的是( )
A. 命題盡管錯誤但彌足珍貴 B. 反映當時人們已擺脫神學控制
C. 反映出神學到人學的過渡 D. 表明當時人們開始關注客觀世界
5. (2010•南京第一學期期末)古希臘詩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詩:“有個故事說,德行/住在難攀登的高山/由純潔女神們掩護/凡人眼睛看不見/除非從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這人性之巔。”下列人物的思想與詩人最為契合的是( )
A. 普羅泰格拉 B. 蘇格拉底 C. 梭倫 D. 彼特拉克
6. (2010•南通高三三模)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被譽為意大利文藝復興“文學三杰”,他們都( )
A. 以小說創作著稱于世 B. 對教會丑惡進行鞭撻
C. 系統提出“人的學問” D. 用意大利方言進行寫作
7. (2010•深圳寶安4月調研)清乾隆年間,戴震主張“理存于欲”,“人生而后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氣心知之自然也。”其思想( )
A. 得到佛教人士的認同 B. 得到理學人士的贊同
C. 與文藝復興哲人觀點相近 D. 成為當時社會主流思想
8. (2011•江蘇丁蜀高級中學高三期中考試)熊和隱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蒼蠅來打擾隱士睡覺,就很生氣。它抱起一塊大石頭砸向了落在隱士額角上的蒼蠅。蒼蠅飛跑了,隱士的腦袋也成了兩半。這則寓言說明了下列哪一觀點( )
A. 知識即美德 B. 認識你自己
C. 人是萬物的尺度 D. 人與動物之間有本質區別
9. (2010•青島高三統一檢測)有人說:“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國什么都不禁,惟獨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觀點,主要依據是( )
A. 啟蒙思想;民貴君輕 B. 因信稱義;天人感應
C. 人文主義;存天理,滅人欲 D. 信仰得救;致良知
10. (2010•廣州高中畢業班綜合測試一)下列現象出現于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能夠體現人文主義思想的有( )
①彼特拉克在《歌集》中抒發對妻子真摯的愛情 ②許多富商建造的宅第帶有美麗的花園和寬敞的陽臺 ③很多學校和教師都把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作為學生的必修課 ④出現了用方言翻譯的《圣經》
A. 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1. (2010•懷化一模)“特來美修道院唯一的院規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不禁欲,敢于大膽瞧姑娘;他不節食,吃喝抵得上四個人;他不怯敵,對敵人十分無情,曾把入侵之敵打得落花流水。”該材料最能體現( )
A. 禁欲主義 B. 英雄主義 C. 人文主義 D. 理性主義
12. (2010•南京高三二模)《九十五條論綱》指出:“教皇的財富今日遠超過最富有者的財富,他為了建筑一個圣彼得教堂,為何不用自己的錢,而要用貧窮信徒的錢呢?”材料反映作者的態度是( )
A. 認可教皇搜刮財富 B. 天主教徒應該忠于信仰
C. 贊同教會建造教堂 D. 反對天主教會的經濟掠奪
13. (2011•江蘇張渚高中等四校期中考試)意大利詩人但丁說過:“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遠也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 思想道德修養比知識文化修養更重要 B. 思想道德修養與知識文化修養無關
C. 思想道德修養可以取代知識文化修養 D. 知識文化修養與思想道德修養相輔相成
14. (2010•濱州高三模擬)1420 - 1436年,意大利建筑師布魯內萊斯基在建造佛羅倫薩大教堂時,匠心獨具的設計了一個41米寬、106米高的大圓頂,大膽突破傳統的完全封閉風格,在上面建有讓陽光照射進來的窗洞(下圖)。該設計反映出( )
A. 啟蒙運動的光輝照耀著人們的前進 B. 歐洲已告別專制迎來新的曙光
C. 新宗教理念開始支配人類行為 D. 人類擺脫束縛奔向自由的精神
15. (2010•青島高三統一檢測)現代化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目標。歷史學家認為,歐洲近代早期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科技革命與啟蒙運動極大地促進了精神層面的現代化進程。這四場運動的共同之處是( )
A. 使因行稱義主張被廣泛接受 B. 摧毀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鎖
C. 為資產階級革命做了充分輿論準備 D. 確保了代議制的逐步建立
16. (2010•寧波高三模擬)李大釗說:“19世紀全世界之文明如政治或社會之組織等,罔不胚胎于法蘭西血潮之中”。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 19世紀全世界政治文明之源頭是法蘭西民族創造的文明
B. 法國的啟蒙運動和大革命為19世紀世界政治文明發展奠定基礎
C. 19世紀世界資本主義文明發展與法國不存在必然的聯系
D. 19世紀世界政治文明的發展因法國頻繁的革命而受阻
17. (2010•北京西城文科綜合)在啟蒙運動時期,“自然神論者喜歡將上帝比喻成一個鐘表匠,無需不斷干涉被造物的世界,因為這個世界可以按照上帝創造的理性與自然法則自行運轉。”這段材料反映出( )
①基督教受到沖擊 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已被發現 ③理性受到人們的尊崇 ④啟蒙思想受到自然學的啟示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8. (2010•天津河東模擬)對英王查理一世的審批與處死是英國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國王和他的人民之間存在一個契約協定……這就好像一條紐帶,紐帶的一頭是君主對國民應盡的保護義務,另一頭是國民對君主應盡的義務。先生,一旦這條紐帶被切斷,那么只能說,別了,君主統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國啟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
A. 君主立憲的觀點 B. 三權分立的學說
C. 社會契約的理念 D. 天賦人權的思想
(責任編輯:李江濤)
分享“高二歷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達標測試1”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