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從蒸汽時代到互聯網時代》練習題歷史篇2

2017-01-13 17:11:08 來源:高考幫

   小編為您整理了高二歷史知識點,方便廣大網友查閱!希望各位同學,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知識。

  【課后練習】

  一、選擇題

  1.18世紀六七十年代,新式棉紡織機在英國出現,傳統的動力已不適應新的需要,蒸汽機應運而生。這表明(  )

  A.近代動力技術的革新源于社會生產的直接推動

  B.蒸汽機的發明是實驗科學長期孕育的結果

  C.蒸汽動力較傳統動力能提供更充裕可靠的動力

  D.新的動力技術革新滿足了社會生產的需要

  解析:選A。社會的需要是科技發展的根本動力,近代動力技術的革新源于社會生產的直接推動。

  2.“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熱能,為機械供給推動力的手段。因而,它結束了人類對畜力、風力和水力的由來已久的依賴。”這是對哪一發明的描述(  )

  A.發電機       B.紡紗機

  C.電動機 D.蒸汽機

  解析:選D。瓦特改良后的蒸汽機適應不同工廠的需要,被稱為“萬能蒸汽機”。

  3.電視政論片《大國崛起•工業先聲》的解說詞說:“牛頓為工業革命創造了一把科學的鑰匙,瓦特拿著這把鑰匙開啟了工業革命的大門。”這表明(  )

  A.牛頓是工業革命的倡導者

  B.科技為生產發展提供了條件

  C.改良蒸汽機問世標志著工業革命開始

  D.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推動生產力進步

  解析:選B。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特別是以牛頓為代表的近代科學的誕生,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提供了條件,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A項說法是錯誤 的,牛頓并不是工業革命的倡導者;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18世紀60年代哈格 里夫斯發明“珍妮機”,排除C項;第一次工業革命時,科學與技術并未緊密結合,排除D 項。

  4.蒸汽機發明和使用后,在歐洲出現了一大批相對集中的工業城市,所以有人說:“蒸汽機是工業城市之母。”這是因為(  )

  A.大大提高了工業生產的動力和效率

  B.擺脫了工廠受自然條件的限制

  C.促進了相關行業機器的發明與改進

  D.推動了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型

  解析:選B。蒸汽機發明以前,機器動力主要是利用自然力,如水力、風力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工業的發展。蒸汽機發明以后,擺脫了這種限制,從而使工廠得以集中,形成工業化城市。

  5.在人類進入“電氣時代”的過程中,相關的重大科技發明有(  )

  ①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

  ②電進入了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各個領域

  ③長距離輸變電技術的成熟

  ④城市化進程的加快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選C。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②④是人類進入“電氣時代”所產生的重大影響,不符合題意的要求。

  6.20世紀大眾傳媒的飛速發展,極大地豐富了現代社會生活。推動互聯網產生的主要條件是(  )

  A.信息高速公路計劃的實施

  B.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的發展

  C.報紙、廣播傳媒的普及

  D.電視機的成功發明

  解析:選B。互聯網是指將兩臺計算機或者是兩臺以上的計算機終端、客戶端、服務端通過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手段互相聯系起來的結果,它指的是全球性的信息系統。

  7.新發明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同時出現了很多新的職業,下列職業按出現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

  A.電話接線員——火車司機——空姐——網絡管理員

  B.火車司機——電話接線員——空姐——網絡管理員

  C.空姐— —電話接線員——火車司機——網絡管理員

  D.電話接線員——空姐——火車司機——網絡管理員

  解析:選B。聯系三次科技革命的發明 創造得出答案為B。

  8.下圖中的“成功,只需一個點擊”簡要而準確地說明了網絡信息化工具的最大特點與優點,高度概括了它對人類社會生活及人類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活動的重大作用和影響。這本質上反映了(  )

  A.在現代社會,取得事業成功相對來說比過去容易

  B.信息技術發展迅速,影響深遠

  C.計算機技術由個人電腦時代進入網絡時代

  D.網絡技術已普及,深入群眾的生活之中

  解析:選B。A表述錯誤,C、D反映的只是表面信息,題干材料所反映的本質是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其深遠影響。

  二、非選擇題

  9.交通工具的改進和現代信息技術的出現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司空遠寄養初成,毛色桃花眼鏡明。落日已曾交轡語,春風還擬并鞍行。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 送我情。

  材料2:衣冠楚楚的紳士和淑女與衣衫襤褸的下層人民同擠一列火車,還得到處給人讓路。保守人士驚呼,鐵路帶來某種“平等化的危險”。

  材料3:2009年10月1日國慶閱兵后,掛著“京V—02009”車牌的紅旗閱兵車成為全社會的話題。

  材料4:第十一屆全運會在泉城濟南圓滿落幕。由包括央視網、人民網、新華網、中國 日報網、新浪網、搜狐網、網易、騰訊、百度網、鳳凰網等在內的65家網絡媒體組成的媒體聯盟進行了全程報道。全國很多觀眾通過網絡視頻直播和點播觀看了此次盛事。

  請回答:

  (1)從材料1的詩句可知,我國古代交通工具主要的動力是什么?

  (2)材料2中的交通工具是哪一時期出現的?對當時社會產生了哪些影響?

  (3)材料3中的交通工具最早是在什么時候開始出現的?舉例說明當時的科技成就還有哪些表現?(列舉兩例)

  (4)材料4反映了人類進入什么時代?其標志是什么?

  解析:本題以交通工具的改進和信息技術的出現為主題,組織材料,旨在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能力。第(1)問從“并鞍行”“乘舟將欲行”等判斷為畜力、水力;第(2)問和第(3)問要注意指出反映的交通工具;第(4)問應圍繞互聯網作答。

  答案:(1)畜力,水力。

  (2)第一次工業革命。影響:加快了工業革命進程,促進了經濟發展,人們出行更加便利, 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3)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的廣泛應用,成為主要動力;化學工業的發展。

  (4)信息化時代。互聯網的誕生。

  (責任編輯:李江濤)

分享“高二歷史:《從蒸汽時代到互聯網時代》練習題歷史篇2”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一级a一级a爱片免费久久 | 久久人人爽爽人人爽爽aⅤ 亚洲图片在线视频 | 亚洲午夜Av在线 |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 又黄又爽又无遮挡国产 | 婷婷六月中文字幕 |